二子從周 作品

第291章 改造

    大家都在忙,蘇油則領著李二家的在做胄案饅頭。

    李二家的手巧,麥醬炒臊子都讓蘇油覺得相當不錯,現在用上了眉山調料和香蔥,滋味立馬升級。

    汴京人吃得很講究,也有極少幾家做內臟的字號,都是傳家的秘方。

    蘇油如今是堂堂探花,顧忌就少了很多,他不去害人奪方,就該別人燒高香了。

    川菜的絕妙之處,就是專找便宜材料下手,然後翻為美味。

    因此一個頂級吃貨的到來,直接讓胄案的飲食水平從地獄上升到了天堂。

    李二家的對這個小官人佩服得五體投地,這哪裡是文曲星轉世,簡直就是灶王爺投胎!

    小官人說了,重體力勞動,鹽要給夠不說,一天必須三頓保證!這上哪兒說理去?

    工匠們也嚇到了,被自己嚇到了。

    不是說多能吃,而是因為自己的工程。

    好多東西,用上了官人嘴裡的大石頭帶來的那什麼……零件,效率驚人。

    比如水力風箱,靠水力驅動水輪,然後通過巧妙的構件,將旋轉運動變成往復運動,這些是匠人們做老了的東西。

    但是這些古老的機械,重新改造裝配上一種叫齒輪的東西,再配上一種叫軸承的玩意兒後,大匠作感覺出風口的風大得能把石子都吹走。

    小官人說得很清楚,到了這一步,才說得上控制進氧量的問題,因為要在爐內構造出完美的還原環境,將純鐵還原出來。

    水力還有大用處,除了以前的驅動風箱的水輪,還多了一排出來,連接的分別是碎料機,震篩,林林總總稀奇古怪的機器。

    小官人說了,他的本事沒什麼,說到底三個字——精,細,純!

    都是內行,大匠作見到流星齒輪的第一眼就跪了,作為幾十年的老匠人,一眼就能看出這種精度的東西,根本就不是純靠人力眼力所能夠達到的。

    可既然這東西出現在了自己眼前,那

    就必須有一種儀器,一種單位精準到比釐還小的儀器,才弄得出來!

    小官人無奈地攤著手,不是不教你們,這東西必須有比朝廷明算科出生的士子們還要高深的算學本事才能掌握。

    這樣的人有,不過除了太學那邊的明算博士,剩下的都是將數學當做興趣愛好和對義理思考有幫助的進士大老爺們的學問。

    想想其他大老爺,會跟小官人一樣跑來跟我們攪馬勺?做夢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