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273章 汴京臘月

    汴京城裡各家也要用果子雜料煮粥而食。

    蘇油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他的八寶粥用桂圓蓮子葡萄乾糖赤豆蜂蜜等料,除了石家,宜秋門,還要送巷子裡的鄰居。這是好禮物外加好人情。

    臘日,大相國寺派人送來了面油。

    這規矩後世可沒有,蘇油很開心,直接打發了和尚們二十斤燈油,玩心一起,託他們給道隆大和尚帶去一柄斑竹青的眉山摺扇,一串嬰兒粉的佛珠。

    還隨詩一首。

    冬送涼風夏送裘,

    明年得用也堪留。

    禪心解得人情破,

    紅粉珠兒配禿頭。

    二十四日交年,大相國寺的和尚們又來了,說是汴京習俗,這一晚要請僧道看經,為了感謝蘇油大冬天送摺扇的禪心,主持大和尚特命他們前來誦經,順便狠狠吃一頓素齋。

    蘇油為自己調皮付出的代價,就是老大的一鍋豆花飯,另外還被拉走了整整一大車白菜。

    和尚們都不帶客氣一下的。

    大和尚也留了一首詩。

    摺扇來時大雪深,

    胡言滿紙信為真。

    慈悲不近皮毛事。

    換菜隨車只九分。

    蘇油抖著詩箋哈哈大笑:“大相國寺,道隆大和尚,當真是妙極!”

    節日裡風俗還很多,和眉山又有些不同。要備酒果送神,燒閤家替代錢紙,貼灶馬於灶上。還要以酒糟塗抹灶門,謂之“醉司命”。

    最奇怪的風俗,是要在床底下點燈,謂之“照虛耗”。

    有錢的人家,遇到大雪就要開筵,還要塑雪獅,裝雪燈,招呼親朋上門吃喝。

    這個倒是不用愁,只要天一下雪,蘇軾的狐朋狗友們自動上門,都不用打招呼。

    兩場雪一過,蘇油就養成了起床看天色的習慣:“小妹,今日彤雲密佈,少爺我掐指一算,又得破財,備酒備菜!”

    時近歲節,市井裡都賣開了門神、鍾馗、桃板、桃符,以及財門鈍驢、回頭鹿馬、天行帖子。

    好多窮苦人家的小孩子也來敲門,賣乾茄瓠、馬牙菜,膠牙餳之類。

    小孩子好些張藻張麒都認識,或者說就是他們招來的,這倆娃現在是孩子頭,好些娃子們的哥哥姐姐,就是有錢人家的僕從,打探得不少消息。

    就是乾茄瓠沒有鹽,蘇油還得拿水重新泡發了,做成風味小菜,自家吃不了,就往方知味送。

    另有一路窮人,三數人為一火,裝扮成婦人神鬼,敲鑼擊鼓,巡門乞錢,俗呼為“打夜胡”,也是一種驅崇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