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157章 鬥智不鬥力

    這個粗糙的儀器,其實就是經緯儀或者照準儀的工作原理,而這套測量方法,其實就是三角測量法。

    當然沒有蘇油裝逼的份,早在公元前六百多年,希臘哲學家泰勒斯藉由測量自己及金字塔的影子長度,以及自己的身高,並運用相似形的原理來測量金字塔的高度,自己與海上船隻的距離,以及推算懸涯的高度。

    在中國,公元兩百多年,地圖學家裴秀也掌握了這個方法。

    而當時的數學家劉徽,則提出了一個計算公式,假設海面上兩艘船與海島成一直線,知道兩船之間的的距離和船上觀測海島島尖的角度,計算出船到海島的投影距離。

    這方法不能小看,這是地圖學的基礎。

    有了角度尺,螺紋微調技術,有了玻璃管可以做出的氣泡管,加上觀測器,簡單的經緯儀是能夠搞出來的。

    如果非要較真,所差的不過是一個望遠鏡,以及超遠距離測量時地球曲率修正公式而已。

    但是即使沒有這兩樣,僅以三角測量為基礎,進行大規模測量後,構建成三角網和三角鎖,同樣能夠修正這個問題,可以得到非常精準的地圖。

    這事情蘇油不打算自己幹,他的任務只是開發出經緯儀來,然後將經緯儀交給四通商號的夥計和他們的商業夥伴,由他們來完成。

    除了數據記錄,這裡邊還會涉及到很多數學知識,開平方,開立方,是基本的。

    不過如今的大宋,除了蘇油這個穿越者,會這個的也不是一個兩個,蘇油所會的增乘開方法,說來慚愧,就是這個時候的數學家賈憲發明的!

    不能小看如今宋代人的數學水平,賈憲在給出“立成釋鎖開方法”之後,又提出“增乘方求廉法”,並給出六階賈憲三角,解釋開各次方之間的聯繫。

    討論勾股問題則先論“勾股生變十三圖”,而後談論問題的解法,完全是一個清晰的體系。

    就這樣的數學大牛,因為對劉微的分數和求微數即極限理論領域研究得不夠透徹,更大的可能是為了表述簡潔而在書裡邊簡省掉了,被他的師弟朱吉嚴厲批評:“棄去餘分,於理未盡”!

    他們才是如今大宋的謝耳朵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