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1199章 我們該打什麼戰

    “這些匈奴人幹了不少’大事‘,其後稱帝成立漢趙的劉淵,就是匈奴人。”

    “鮮卑強勢後,匈奴與鮮卑合族通婚,這一部稱為‘鐵弗’。鐵弗後人赫連勃勃建都長安,稱大夏。”

    “融入匈奴人中的月氏人,稱為匈奴別部盧水胡。其後沮渠蒙遜殺段業,建北涼。”

    蘇油說道:“鮮卑的崛起,也跟竇憲擊走北匈奴有關:北匈奴西遷之後,漠北被鮮卑佔領,‘匈奴餘種留者尚有十餘萬落,皆自號鮮卑,鮮卑由此漸盛。’”

    範純正點頭:“匈奴人融入靠近高句麗的宇文鮮卑。後來宇文氏篡西魏,建北周。”

    蘇油於是一攤手:“五郎的打法,我們先別說有沒有冒險激進的因素,就算是全勝,和漢武帝的戰略有何區別?”

    “其結果,依舊是‘得其地不足以為利,遇其民不可役而守’,更大的可能,就是掃蕩一圈之後,照舊回來,無法形成有效佔領。”

    “在經歷過漢武帝后期河套關中的遭遇,以及五胡亂華慘痛的歷史教訓之後,我們大宋,難道還要重複這樣的戰爭嗎?”

    眾人都陷入了沉默,蘇油的歷史戰略觀,和他們想象中的滅國之戰相差太大,一時間難以判斷優劣。

    還是呂惠卿打破了沉默:“明潤,如果種子正的方略不可取,你以為該如何打?”

    蘇油說道:“其實五郎的攻略,一開始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因為就當時的大宋國力來說,這樣放手一搏,完全有打出二十年西疆穩固的可能。”

    “之後努力發現民生,刺激人口,培養一代人,就可以再圖一戰。”

    “但是放到現在,明顯就有點不合適了。”

    “大宋如今的國力已經得到長足的發展,從橫山到河湟,處處都是出擊地點,五郎,你的眼光,不應當再侷限在橫山一地了。”

    種諤看著宋夏邊境的地形,陷入了思索。

    蘇油繼續跟其他人介紹:“其實五郎也曾經調整過方略,而且我認為,他的那次調整,是非常有意義的。”

    種諤自己都有些懵圈:“哪一次?”

    蘇油指著地圖上的一個小點:“這裡,修築囉兀城。”

    那一次,是種諤身上的大汙點,囉兀城被圍,種詁在後方嚇得手足無措,連作戰指令都下達不了,可以說一點名將臨山崩而不變色的沉靜都沒有,表現可以打個零分。

    種諤滿面羞慚:“種諤慚愧,那一次猝臨大敵,處置失宜,我們可是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