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966章 招悔

    趙頊今天心情有些不好,桌上放著兩份報紙,一份是汴京的時報,一張是兩浙路的潮報。

    潮報上登載了一則消息,湖州、杭州的老百姓焚香唸佛,為蘇軾和蘇油祈禱平安。

    而時報是前幾天的,上邊有一篇筆名為李國忠的文章,模擬唐代御史臺的判詞,將杜甫,白居易定罪,從兩人的詩歌裡邊蒐羅出不少的“證據”,說他們的詩歌毀謗皇帝,譏刺朝政。

    用詞極度的刁鑽刻薄,把兩個大詩人貶得一錢不值,最後判道:“守堯天舜地之德,殊失官體;毀金馬玉門之貴,徒較民生。判發遣仁義之鄉,嚴加編管。效巢父許由,不得僉書;比伯夷叔齊,奪絕俸祿。”

    大才子手筆,此文一出,那一期的時報頓時洛陽紙貴。

    李國忠,擺明了就是李林甫楊國忠的合體,這樣赤裸裸的譏諷,比破口大罵還要讓趙頊難堪。

    趙頊認為一定是和蘇軾交往深刻的某位大文豪大名士乾的,要皇城司挖地三尺,也一定將這個人找出來。

    結果是真找出來了,但是竟然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太學學霸,十幾歲的少年郎,名叫劉正夫。

    這下趙頊有些哭笑不得了,文章寫得好不說,選材角度還極為刁鑽,諷諫得相當到位。

    難道朕應該高興?畢竟老子的官學,到底開始出人才了啊……

    只好輕輕放下,裝作不知道這人。

    吳充看到桌上的兩份報紙,不由得有些好笑:“陛下以為,魏武何如人也?”

    趙頊說道:“魏武何足道哉。”

    吳充拱手:“陛下以堯、舜為法,薄魏武固宜。然魏武猜忌如此,猶能容禰衡,陛下不能容一蘇軾何也?”

    “王相公在江寧上書,安有聖世而殺才士者乎?範鎮上書,堯舜是立木外廷,名為‘謗木’,百姓對時政不滿,可以張貼其上,使上聞知,今之華表是也。”

    “致仕張公方平上書數千言,言諷政之詩,自孔子編《詩》之時,就已然存在。”

    “難道陛下要開以文字罪士大夫的先河嗎?”

    “即便是民間公議,也多有不平,別的不說,蘇油是不是該調查清楚了?怎麼還在烏臺拘押?”

    趙頊擺手道:“不是羈押,只是說明情況而已,言事摺子不還是一天一送嗎?”

    吳充說道:“必定不合體例,驚動中外。”

    趙頊說道:“這個我自會留意。召蘇軾對獄,考核是非耳,行將放出。”

    吳充不敢再勸,只嘆了一口氣,這個官家,好名而畏議,話說到這裡已經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