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十八 作品

明血1641第181章 掃蕩

    遼南屯田所如今的漢人,大部分都不是本鄉本土的遼民,當年的遼民大半逃走了,沒法,老奴廝殺成性,最後到了家中沒有五斗米就要斬殺的地步。

    所以很多貧困的遼民只有逃走才是活下去。

    現在的這些漢民很多都是黃太吉登基後,用田畝和較低的佃租為誘餌,從登萊等處吸引來的漢民。

    雖然這些田畝不是分給漢民的,但是隻要你來,就能有田畝耕種,地租只有四成。

    而在登萊,往往佃租達到了五到六成,相差很多。

    很多流離失所的流民就連佃田都沒有,只能各處流浪,聽聞這裡有田畝,他們冒死出海抵達遼南,終於可以耕作土地,稍有積蓄後將家小接來,或是在當地成家,繁衍開來。

    所以這些漢民很是看顧自己佃田,最起碼餓不死。

    而明軍到來,可能田畝的主人就要改變,他們可能失去租種的土地,因此他們看向明軍的眼神十分提防,如同看待敵人。

    此番征戰前,贊畫司專門召集遠征遼南的軍將說明了遼南的現狀。

    因此對於漢民可能的敵對,佟瀚邦一點都不意外。

    “定方,讓人將安民告示貼出來,”

    佟瀚邦立即下令道。

    幾個騎卒立即開始在鎮內張貼告示。

    這是贊畫司用白話寫出的告示,基本意思就是明軍和建奴將會在遼南征戰不休,目的就是為了收復故土,解救失陷在遼南的漢民。

    但是因為征戰不斷,可能造成田畝荒蕪,因此,大明號召漢民隨明軍趕往復州、旅順等地,乘船趕往廣鹿島、皇城島等地。

    那裡有大片田畝可供給他們,而且不是佃戶,而是分配給他們。

    每戶一男丁分配二十畝田畝,隨海船出海抵達後登記在冊立即分配。

    同時,墾荒的農具、耕牛等由明軍給予。

    說白了就是跟著明軍入海登島,就是自耕農,而不是佃戶了。

    贊畫司之所以能這麼做,那是因為隨著東江鎮的陷落,沿海諸島上人員基本逃離。

    原有耕作的一些田畝全部荒蕪。

    而這些田畝安置十幾萬二十萬人不成問題。

    要知道最多時候東江鎮留下了幾十萬逃歸的遼民,當然田畝不夠,硬是在朝鮮鐵山左近霸佔了一些田畝安置遼民屯田。

    所以沿海諸島安置十幾萬漢民還是不成問題的。

    雖然海島土地較為貧瘠,但是,現在朱慈烺手裡也有了番薯這個殺器,假以時日這些島上的漢民吃飽飯不是個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