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妝成 作品

114.114:拆掉糊名別後悔就行(4更)

    “是什麼卷子?”

    俞知府接過來一看,還沒閱看內容,已是認出了筆跡。

    他對程卿的筆跡很有幾分印象。

    誰讓程卿關禁閉時給他寫過信呢!

    宣都府過縣試的考生上千,有幾個能和俞知府通書信?

    程卿那是機緣巧合才有的機會,加上那封信言辭大膽,俞知府自然印象深刻。

    那還是三個月前,程卿的字頂多算是能看,並不能稱的上好。

    到了府試,俞知府圈定第一場頭名時,就覺得試卷有兩分眼熟,卻也沒想到程卿身上——此時程卿已經融合了原身的書法技藝,筆跡有了很大變化,俞知府自是認不出。

    等把頭名圈定再除掉試卷糊名,一看試卷正是程卿的,俞知府也只能讚一句程卿有本事。

    人家憑本事考中的頭名,他為何要給去掉?

    俞三都回了南儀書院,俞知府對程卿更沒了芥蒂。

    縣試第二場,俞知府還特意留心了一下,結果呈到他面前試卷並無程卿的,可見程卿在經義上基礎不錯,在雜文上還是欠缺火候。

    這第三場麼,俞知府本也沒報多少希望,程卿年齡太小了,今年才十四歲,能寫出什麼好的策論?

    哪知事情的發展,再次出乎俞知府意料,看著手上的卷子,他一下就認出了這筆跡——

    “諸位認為,此卷可堪為今年策論頭名?”

    “此文條理清晰,用詞簡練不累贅,又言之有物,自當是頭名。”

    “不錯,這樣的考生若能科考入仕,朝廷又多了可用的人才,不是死讀書的酸腐文人!”

    幾個看過試卷的閱卷官紛紛點頭,唯有一人意見不同,更推崇的是另一份試卷,“什麼用詞簡練,分明是肚裡沒貨,言辭粗鄙,不如這篇,句句有出處,段段有來歷,用典用故都信手拈來,看這行文流暢,只叫人拍案叫絕!”

    俞知府也不厚此薄彼,當即讓把那份令閱卷官擊節稱歎的試卷也呈上來。

    仔細一看,俞知府就笑了。

    這是什麼鬼?

    句句有出處,段段有來歷,不就是東拼西湊,把許多篇時文名章揉碎了混在一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