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寨散人 作品

第1448章 數據中心

    “沒問題!”

    “做與不做,對於是否打通百鐵那邊的北屏隧道也毫無關聯!”

    方晟道:“二叔稟公執法,應該的。”

    於道明也不跟他多囉嗦,道:“那就說定了,明天叫達建過來談。”

    五月份風平浪靜,方晟成天跑工地督促進度,鐵隆山封山育林和南梵山、靈峰山等植樹造林活動初見成效,站在市府樓頂能隱約看到山上點點綠色。

    正當方晟開始琢磨下半年工作規劃時,市委市正府之間又鬧出不小的矛盾,準確地說是詹印與方晟的矛盾。

    詹印迴歸後延續朝明的做法——很多領導喜歡使同樣的套路,這樣推進落實工作駕輕就熟,讓宣傳部、組織部、統戰部聯手打造“百鐵百萬人才引進計劃”,具體設想是:

    根據方晟提出的利用山勢落差修建水電站的規劃,詹印打算藉助電力、人力等成本優勢建立黃樹地區大數據中心,大力促進百鐵在數字化、電子化和科技化方面的發展。

    “百鐵百萬人才引進計劃”提出引進一百位計算機高端人才,每位人才給予落戶費一百萬,三年後再獎勵一百萬。

    對詹印的想法,方晟談不上支持和反對。

    百鐵這樣規模的副省級城市,市委書計手裡擁有的經費權何止這點,都不用常委會討論直接拍板,正如方晟直接拍板打通到北屏盆地的通道一樣。

    真若如此也就相安無事了。

    然而經過兩個月實施——在人才引進方面百鐵領導們全無經驗,楊花也是一竅不通,操作過程中發現“百鐵百萬人才引進計劃”從題目到內容都錯了!

    首先按詹印要求的省級大數據中心規模,一百位計算機高端人才根本不夠,起碼需要……五百位!

    其次從事大數據研究的計算機高端人才非常搶手,一百萬安家費?沒人理。

    三年後獎勵一百萬?抱歉,年薪都不止一百萬。

    看到這個測算,楊花整個人都不好了,第一反應是素來以嚴謹踏實的詹印怎會信口開河?

    專門跑了趟朝明,一打聽才知道,當時詹印主持下的朝明市是建立了全省大數據中心,然而基於兩個基礎:一是朝明市本身就有數據中心,省級大數據中心只不過相當於升級版;二是大數據中心核心崗位還是原班人員,所謂百萬招聘說穿了就是噱頭,提供給助理、外圍技術人員的崗位。

    這樣一算,剔除年薪三年兩百萬也差不多。

    然而再打退堂鼓已經來不及,沈兵主持下的宣傳部門已大吹特吹作為百鐵年度標杆工程上報到鍾宣部,省裡也展開一系列宣傳推廣工作,可謂騎虎難下。

    難題都捧到詹印面前,詹印對愁眉苦臉的沈兵、楊花也是無語,沒好氣地問:

    “到底需要多少錢,現在算清楚了?”

    沈兵更無語——你作為提議者半點數都沒有嗎?低頭不語。

    楊花訥訥道:“算清楚了,大概……大概……大概四個億……”

    詹印呆住,握著筆的手僵在半空,宛如被施了定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