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88 作品

第1111章 邀請

    馮志耀聽到陸峰要親自接自己,心裡頓時高興起來,之前來了那麼多次,陸峰可是一次都沒接過。

    倆人閒談了一會兒,陸峰把電話掛斷了。

    在股權結構設計上,按照陸峰的設想,表面上看隨著大資本的進入,陸峰基本上對公司失去了掌控力,可是暗藏的幾點卻又讓他基本上能掌控企業,一點是員工持股,員工手裡的股票高達百分之三十,雖然股票不能出售,只能分紅,可也能推選出代表人在董事局發言投票。

    管理層的高層都是跟著自己創業一路走來的,不管是魏豔丹,朱立東,柳城這一批人,還是次一級的管理層,他們在利益問題上非常確信一點,一朝天子一朝臣,換了人,他們這些管理層可就得全換。

    除去管理層的投票權,還有新鴻基的百分之十投票權和銀行代持聯合資本的百分之十投票權,陸峰只要爭取到兩方任意一方的支持,就能在董事局打成平手,多拉攏一個人過來,那就能控制企業。

    之所以玩這種險之又險的招數,純粹是為了吸引資本,這個世界上沒有又吃又拿的好事兒,施羅德集團決定投資佳峰,並且是在估值高達百億美金的情況下,依然砸重金進來,一方面看到了佳峰的發展速度,管理層的能力,還有一方面,他們確實看到了這套體系下,他們能夠掌控企業的概率。

    資本追求的是超額收益,想要得到超額收益,絕對的掌控力必不可少,約翰當初跟高層寫報告的時候,明確說了投資佳峰不會賠的理由,如果佳峰闖出來,躋身全球半導體行列,他們擁有絕對的控制權,可以借用佳峰在華夏的商業渠道,跟歐洲各大集團達成合作,以此為突破口,相比較米國,扶桑等企業,能夠快速的佔領市場。

    第二,如果佳峰沒衝出來,其本身價值不低,只需要在半導體方面持續性刺激米國,扶桑等企業,對方願意掏錢買下企業,自己也可以脫身離去,甚至能高價賣出去。

    最後一種情況,佳峰發展非常不順利,完全無法在半導體方面刺激兩國,對方也不願意出高價收買,可以注入一些其他半導體的垃圾專利權,將歐洲一些‘邊角料’企業整合進佳峰集團,在國家層面向華夏施壓,最終脫手給國企。

    不管從哪個維度去看,施羅德集團跟賠錢這兩個字都不沾邊,在這套嚴密的風控方案中,根本沒有陸峰什麼事兒。

    在他們眼裡,這套股權體系下,完全是敞開大門等著人去控制,他們也知道陸峰那個時候的虛弱,在多方壓力下,他必須要一筆巨大的資金,方才能在這條路上繼續走。

    佔股百分之三十五意味著什麼?

    在約翰的眼裡,意味著絕對控股,更何況陸峰直接退出管理層,這是多麼乖巧,識時務的一個人。

    當初馮先生也正是看出了其中的微妙,方才毫不猶豫的跟進,再次持股百分之五,在掌握平衡這方面,他絕對是大師級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