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雪 作品

201 態度

 只是,這種提升還達不到理想的狀態,等到走出實驗室,擴大到中試規模,工藝流程的工業化適應性評估就出現了問題。

 這便沒法大腳步的再往下走,況且,後面也有不少關隘,要搞長時間存儲穩定性和批次間一致性測試,要做晶圓廠兼容性驗證,必須得確保光刻膠和冰芯的生產工藝無縫對接,還得做大量重複性與可靠性測試。

 如此這些,最後還要建立穩定的生產工藝,保證大規模生產的每一批次的光刻膠性能一致。

 “芯材走在了正確的路上。”

 這是來自晶圓製造聯盟的評價。

 可惜,眼下的局面略顯急迫。

 阿美嚴選的壓力已經施加過來,後續追加措施也隱約可見,鑑於如此形勢,冰芯希望“芯材”可以先進行廠區的投資與建設,只要ar出了成果,初期的成本高一些都沒問題。

 但是,南大光電、芯刻微材料、新陽等參與研發的公司不太想同意這樣的冒進。

 “張總,我們的上一次測試結論已經出來了,現有工藝不適合大規模生產,現在最重要的還是找出問題,看看()

 怎麼精細調整配方中的各組分比例,不然沒法保持相同的化學性質和光刻性能……這個時候說什麼建廠不建廠……”南大光電駐芯材的研發組長李亞磊吞吞吐吐的說道,“不合適啊。”

 張汝京一皺眉,沒等反駁就聽到另一家企業負責人伍彥傑的聲音。

 “是啊,張總,咱們這個不適合大上快上,後面做驗證的過程裡本來就容易存在未知數,我理解冰芯的急切,可是,這事,它急不得啊!”伍彥傑苦口婆心。

 張汝京聽到這兩位的話,又見辦公室裡的其他人不出聲,他緩緩說道:“建廠不耽誤你們尋找問題,調整配方,你們搞你們的,現在就是合資建廠,兩線並舉。”

 伍彥傑見老頭冥頑不靈,無奈道:“張總,這又不是你的中芯,不能搞大上快上啊,搞不出來合適的產品,廠子沒效益,你們財大氣粗,我們不行啊。”

 中芯當年的發展速度很快,搞出了多地佈局的戰略,後來隨著與臺記官司的敗訴,又碰見金融危機,不得不割肉收縮。

 張汝京沒有生氣,耐著性子的說道:“形勢不一樣了,芯材做了兩年多,晶圓製造聯盟幫忙找資源,冰芯和大基金跟著投錢,那時候可以慢慢搞,現在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被下絆子,不光你們這,其它的替代公司都是這樣,我知道你們的心情,也知道你們各自公司有著自己的想法,但我還是得說,形勢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