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雪 作品

904 泥裡種花(4k)

 他指了指自己的心臟:“不光是嘴上說說的那種。” 

 耿德恆看著還想說話的雷君,笑道:“所以,我是不會離開易科的,雷總,咱們這段時間就盡力先把米團搞好吧,米團趕緊成型,我還得回易支付和阿里鐵軍碰一碰呢。” 

 雷君終究還是沒有把第二次的邀請說出口,但他也發現了突破口。 

 就在方總那裡。 

 晚上九點鐘,雷君結束與耿德恆在西湖邊上的交流,乘車返回申城。 

 到了第二天上午,他就迫不及待的來到恆隆23,等待方總處理完事情再當面溝通米團事宜。 

 十點半,雷君走進易科總裁辦,心情還有種奇妙的感覺。 

 恆隆23與臨安地推完全是兩種概念。 

 “雷總回來了,這一趟收穫如何啊?”方卓端著新泡的龍井,彷彿這樣就能聞到第二故鄉的香味。 

 “收穫很大,米團也需要一支地推鐵軍,不然很難在這次競爭激烈的團購市場大有作為,我希望方總能多借給我們一些相關人才。”雷君毫不猶豫的說道。 

 方卓點點頭:“嗯,米團的地推是需要強烈注意的事情,現在搞起來也不晚,這些工作都是實踐中磨礪出來的。” 

 “方總,易科團隊真的特別有精氣神!”雷君忍不住當面誇讚。 

 方卓仔細的看了雷君兩眼,確定他不是在陰陽怪氣,也笑道:“地推這個活由來已久,我們也是多向業界學習。” 

 “方總是說阿里嗎?”雷君問道。 

 “對,是說阿里的中供系,他們是很強的。”方卓抿了一口茶,隨口問道,“你最近有了解這些嗎?我們以前關係還行的時候倒是有過交流。” 

 雷君搖頭,嗯,“以前關係還行”…… 

 他這些天一直在琢磨易科的團隊,儘管也從耿德恆口中聽到他對阿里的稱讚,但還沒來得及仔細瞭解。 

 “阿里那個團隊最開始賣的會員產品的名字就叫‘華夏供應商’,所以簡稱‘中供’,最早是在沿海那邊的寫字樓和工業區裡穿梭。”方卓娓娓道來,“那個時候,咱們加入wto,國內企業的進出口經營資格從審批變成了登記與核准。” 

 “相當多的中小企業都更願意自主掌握外貿渠道,這就是中供這款產品的需求。” 

 “阿里把很多很多完全不懂互聯網的中小企業拉到了線上,這是相當厲害的,而支撐這個動作的中供系……”方卓找了個描述詞,“更像是一個勞動密集型團隊。” 

 他見雷君聽得入神,笑道:“是不是和互聯網這種概念聽起來格格不入?” 

 方卓知道雷君是寫代碼出身,搞投資的時候也很難接觸到地推這種基層江湖的事情,恐怕這一次會被刷新很多概念。 

 但這種刷新應該是好事,最起碼對米團來說是好事。 

 “我聽耿總說,他願意和阿里團隊碰一碰。”雷君吐了一口氣。 

 “我們兩家之間應該還好,主要是你們這種忽然被風吹起來的市場會比較亂。”方卓繼續說道,“阿里的這個中供系是很成系統的,他們選人一般也都是選農村出身而且家境、學業不太如意的員工,效果是很好的。” 

 雷君明白,這樣選出來的員工可能更加奮勇向前,更願意拼命把握機會。 

 他心中一動,問道:“耿總他……” 

 “差不多,耿總老家在偏僻的山區,他是一個很努力很有激情很珍惜機會的人。”方卓平靜的說道,“易科在這方面其實還好,也沒太特意,但發展著發展著就自然而然把不適合的人給淘汰了。” 

 他看了眼臨安所在的西南方向,陳述道:“退路不多的人更願意抓住機會,這是耿總自己在彙報裡的原話。” 

 “總之,基層的地推業務最好交給專業人士來做,這樣會有條理一些。” 

 雷君已經深刻領教方總口中的“有條理”,那簡直是“井井有條”。 

 他放下茶杯,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方總,團購市場的競爭已經很激烈,米團現在落後兩步,我能不能請你割愛,讓耿總到米團來做正式工作?” 

 方卓聽到這樣的話倒沒有太過驚訝:“雷總,不是我讓他去,他就會去的。” 

 “米團這方面的搭建都可以由耿總來做,待遇上不會虧待他,期權也可以分出來,不光是耿總,我很希 

 望這一批易科團隊能撐起米團城市團隊的骨架。”雷君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