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雪 作品

第573章 變化(二合一)

    方卓有點詫異的放下簡歷,不太確定這是拍馬屁還是確有其事。

    他認真的打量這個葛光銘,問道:“去年我到噹噹去談投資的時候,你是不是也在會議室?”

    “是的,方總!”葛光銘的聲音提高了一度,“方總,您在西湖邊上的觀點以及對國內電商市場的看法都讓我深以為然,其實,我曾經一度喪失對互聯網行業的信心,當初就是您對全網的公開信,說互聯網的春天來了,我才有重拾信心。”

    蘇薇聽著這話只覺有些牙酸,不對啊,這人不對啊,電話裡溝通的時候不是這個樣啊,換人了嗎?冒名頂替嗎?

    方卓微微點頭,很好,當初明明是對新浪員工的公開信,現在已經變成全網了。

    他瞧著這位葛光銘一臉的理所當然,認為最起碼從心理層面來說是水平的。

    從這兩人的簡歷來看,他們在噹噹負責的內容都不夠全面,來易購主持工作不是不行,但石濤看起來是個更好的選擇。

    而且……

    “葛總,易購一段時間內都不會做數字業務,嗯,就是你現在負責的電子書和聽書這一塊,如果你來易購是回到原本的圖書板塊,ok嗎?”方卓問道。

    “方總,您喊我名字就成。”葛光銘點頭道,“這樣的調整有利於發揮我的能力,我認為易購現在也確實不應該在圖書業務上有過多的展開,電子書或許未來會有用,但現在它就像……”

    他思索兩秒:“它就像易科的imusic在國內得不到快速發展,不能作為這個階段的競爭重點,我看易科也沒有在國內推動imusic的覆蓋,想必有著對國內環境的類似考慮。”

    葛光銘的這個比喻很恰當。

    方卓點點頭,把問題拋給另一位袁堯瀚,詢問他在渠道方面的經驗。

    圖書電商不單單是把書拿到網上賣,現在還涉及到網上獨家、線上首發等問題,需要對接大大小小的出版社,不是輕易就能處理成功。

    易購現在也沒時間培養這方面的人才。

    袁堯瀚相較於同事更顯得更為務實,基本沒聊戰略,只談自己著手的具體工作內容。

    蘇薇覺得這位主管與電話裡的表現頗為一致,等他回答完方總的問題,笑著問道:“我看袁總在噹噹裡的履歷比較穩定,能知道你為什麼想要離開嗎?”

    袁堯瀚猶豫了一下,答道:“我當初也很受‘互聯網的春天來了’的鼓舞。”

    簡而言之,奔著方總來的。

    蘇薇算是明白了,這明明就是方總口中所說的“納頭便拜”!

    方卓樂呵呵的沒有點評這種鼓舞,只是又問了一個問題:“有個關於你們競爭對手的問題,亞馬遜的石濤,你們認識麼?聽說過他的情況嗎?”

    袁堯瀚和葛光銘對視一眼,都點了點頭。

    “石濤是圖書音像產品線的總監,國內圖書電商這一塊基本就當當和卓越亞馬遜,哦,現在貝塔斯曼在華南也開始在做,圈子說大不大,說小不小。”葛光銘娓娓道來,“石濤的口碑不錯,噹噹也有從亞馬遜挖來的員工,聊過他,基本都是正面評價。”

    袁堯瀚從自己的領域補充了一句:“我和出版社對接,偶爾也會聊聊他們和其它電商的合作,有提到石濤,說是做事很周全。”

    方卓又問道:“如果和他搭班,會有問題嗎?”

    兩人都是搖頭。

    方卓隨手在簡歷上標了標,又示意小蘇繼續聊聊易購在圖書業務上要開展的競爭。

    蘇薇先前已經在電話裡聊過很多,除了對“納頭便拜”有些錯位感,其它都還挺心裡有譜。

    她同樣不聊戰略層面,主要向袁堯瀚問了一些涉及sku、促銷節點等方面的經驗之談。

    這場面試持續到中午十二點半,因為這個時間關係,四人就在食堂裡一起吃了頓飯,邊吃邊聊的內容就輕鬆很多,兩位主管都提到噹噹內部的一些意見。

    有不少人都覺得公司應該進行更多的融資,應該接受方總的合作。

    然而,這樣的聲音無法抵達最高管理層,是屬於被忽視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