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因為我們來過

 剩下的事情,朱祁鈺讓于謙去和王直還有陳循商量。

 朱祁鈺所掌握的生產資料,足夠去倒逼那些不思進取的縉紳做出必要的改變。

 而陳循所在的戶部,其本職就是幫忙打理勞動資料的。

 但是在京城能做的事情,不代表在其他地方也可以。

 經驗需要因地制宜,現在的陳循,大概也有點思路。

 在內閣,陳循聽完于謙所說,思索道:“先廢貴湖宣慰司,再立三司,由省入手,再達州縣,不過,既然膏腴之地,也可吸引苗民下山。”

 “貴州湖廣動亂,平蠻大軍也可以此吸引苗民,只是,都打了好些年了,苗民必然不會輕易相信。”

 王直頷首,繼續道:“還有,如今京城官缺剛補,未有餘力派遣官員過去,諸位也是知道的。”

 今年的鄉試也不平靜,鄉試若是不能順利進行,那明年科舉也或許會出意外。

 這也是于謙的疑慮。

 “非常時,辦非常事,某覺得,聖上不遣回流民的方略,或許可用。”

 思索再三,于謙才開口說道。

 “於尚書,你說的是,取消南北限制?”

 王直動了動嘴唇,開口問道。

 自從南北榜案之後,朝廷對南方的舉人都是打壓,刻意維持南北官員的平衡。

 科舉說到底就是爛筆頭,南方比北方安全的多,所以能安心讀書的也多,自然出的狀元也多。

 這也不過是北方學閥為了打破南方學閥壟斷的方式。

 你讀書,我練武,反正讀書人的拳頭比不過北方武德昌盛的大老粗。

 現在,京城有了學校,于謙這些內閣大臣,也意識到了科舉的侷限性,特別是這次罷考案,那些奉聖師的書呆子,不堪大用。

 相比國子監,陳循就更喜歡學校的學生,畢竟這些學生的算學已經比國子監的監生強了。

 可是,沒有了地方保護措施,容易造成瘋狂的野蠻發展。

 “京城風景,王尚書也看了,若是發展得當,不會不如姑蘇,再者,為生民立命,卻因湖廣偏遠而不願去者,又能為朝廷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