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皇權要下鄉

 感覺胸口傳來熱氣,有些瘙癢,杭惠茹飛紅了雙頰,但環首抱著朱祁鈺的頭,說道:“聽夫君安排。”

 稅種需要分列清晰,農稅為農稅,商稅為商稅,主要負責這兩項的,現在來說,是工部和戶部。

 所以高谷就算在工部,對於稅收一道的見解也很深。

 回到官舍小院,高谷脫去了朝服,換上常服後,便開始看起了聖人交給他們的資料數據。

 高谷父親高焯,是儒生塾師,自幼飽讀聖賢書,年到六十,終於看到了能從自己手中誕生盛世的機會,高谷內心中那崇高的慾望被點燃。

 卷宗上的一個個數字,以往,他只能看到數字,可是,經過今天的朝會,他看到了一戶戶人家。

 自己便是舉人,知道投獻裡的貓膩,或者說,朝會大臣們,都知道。

 可是十年寒窗苦讀,讓他覺得百姓供養自己,理所應當,但看到沉重的稅賦數據,他才幡然醒悟,自己其實也是吸血蟲。

 投獻,就是合法賄賂,聖人的做法,在高谷看來,有些溫和了。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就是個笑話。

 高谷產生了一種大不敬的想法,他想去聖人的學校看看,或許,那裡有答案。

 次日,還是小朝會。

 不過這次,大臣們準備的很足。

 例如佃戶問題,流民問題,土地丈量細則等等,都提出建議,然後開始討論。

 放開手腳的大臣,能夠更好發揮他們的才學。

 “陛下,政雖好,但還需傳達至百姓農戶耳中,臣請以白話文定製,採用俗字書寫,詳細條例,只有這樣,農戶才能明白。”

 高谷起身說道,環視著一眾大臣。

 俗字從古發展到現在,將一些難寫麻煩的字簡化,也就是後世的簡體字。

 繁體屬於正體,俗字則是偏門,一般是百姓武將之用,被文人瞧不起。

 最出名的,莫過於茴字的幾種寫法了。

 繁簡之爭很早就有了,奇怪的事,越是有文化的大儒,越是提倡簡體,可是大多數的半桶水,總是以文化傳承為由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