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鼓相當 作品

第129章 任城國危局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五月二十。 

 項羽任命龍且為統帥,帶領三萬步軍從豫章郡南部進入南海郡,沿著尋鄔水一路南下進攻南海郡重鎮龍川縣。 

 年輕將領朱桓得到項羽的看重,成為此次南下的先鋒,會稽餘姚人董襲也在項羽平定豫章郡的過程中力戰有功,被封為別部司馬,跟隨龍且一起前往南海郡。 

 ………… 

 任城國,屬兗州八郡國之一。 

 元和元年(公元84年),光武帝之孫,東平王劉蒼之子劉尚受封為任城王,歷三世後,因劉尚之孫劉崇死後無子繼位,任城國面臨人亡政息國除的局面。 

 任城王劉崇和漢桓帝當年還是皇子之時,關係莫逆,漢桓帝不忍見昔日好友絕後,故在其死後數年,封河間孝王劉開的兒子參戶亭侯劉博為任城王,讓他承奉劉崇的廟祀。 

 然而好景不長,十數年後,正當盛年的劉博因病去世,漢靈帝又封河間貞王劉建的兒子新昌侯劉佗為任城王,以奉劉博之後。 

 劉佗如同大部分漢室宗親一樣,在劉焉沒有提出廢史立牧的建議時,境內完全不敢有自己的私兵,深怕皇帝懷疑自己有不臣之心。 

 久而久之大部分的宗親就成了胸無大志,得過且過之人。 

 劉焉提出廢史立牧的建議被漢靈帝採納後,他們也沒有雄心在境內發展壯大自己。 

 這在太平盛世並無不可,但是現在卻是漢末的亂世。 

 曹孟德在平定濟陰郡和山陽郡的匪患後,又任用王猛的建議改革吏治,兗州出現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不過當初兗州殘餘的賊寇除了一部分逃入泰山郡,投靠臧霸為首的泰山賊後,剩下的一部分則進入東平國和任城國。 

 這日,曹操正在魏無忌的陪同下巡視各處軍營,檢查士兵們的訓練情況。 

 突然,王猛快步走來,臉帶喜色的說道:“孟德,好消息,任城王劉佗發來求救消息,都城任城已經被盜匪包圍,恐怕不日將破。” 

 “任城王劉佗素來胸無大志,國內也沒有多少士卒,如果我們無法及時救援,必定城破人亡。”魏無忌擔憂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