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鼓相當 作品

第101章 張子房與諸葛亮的初次見面

 “不知叔治有何良策?”孔融驚喜交加的問道。 

 “朱虛縣南邊就是徐州的琅琊郡,如今的徐州在陶謙的治理下,蒸蒸日上,百姓們豐衣足食,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盜賊消亡,乞丐絕跡,真可謂是這個時代大漢的樂土。 

 更兼徐州兵強馬壯,軍民齊心,我們何不向陶謙求援。只要徐州大軍一到,北海的這幫流寇又怎麼可能是對手,當可一戰而破之。”王修建議道。 

 “我原本就有這樣的想法,只是擔心徐州大軍到來,清剿賊寇後,鳩佔鵲巢,我們可沒有能力反抗。”孔融眉頭微微皺起,憂心忡忡的說道。 

 “我素知文舉胸懷大志、才華蓋世,欲與天下英雄爭鋒,不肯碌碌無為的做一北海國國相。但是恕我直言,文舉雖然大才,卻是治理國家、州縣的文才,並非征戰沙場的軍事奇才,在劇縣逆戰敗於賊寇張饒就是最好的證明。 

 所以,我希望文舉放下身段,投靠一方明主,建立不世的功業。而並非自己起義兵,征戰天下。”王修勸說道。 

 “叔治認為陶謙就是我們應該投靠的明主?”孔融臉色陰晴不定的變幻。 

 “主要我們可以投靠的對象不多,現在與我們接壤的就是徐州牧陶謙。西邊的曹孟德聽聞已經將山陽郡和濟陰郡的賊寇平定,成為兗州如今的一把手,但是曹孟德與我們隔著泰山郡。 

 泰山郡賊寇聲勢浩大,比起北海國有過之而無不及。臧霸在徐州被陶謙趕走之後,來到泰山郡,聯合境內的孫觀、吳敦、尹禮等人,成為一方霸主。我們完全無法跨越泰山郡,向曹孟德求援。 

 目前我們最優的選擇,自然就是南方的陶謙。此人自一年前開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境內改革變法,驅逐賊寇,重用當地名士。我們投靠對方,必然得到重用。 

 而且現在已經到了危急存亡的關頭,不容我們再有其他的猶豫。”王修將自己心裡早有的想法開誠佈公的向孔融提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