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鼓相當 作品

第54章 迎回彭城王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九月初八,彭城國。 

 章和二年(公元88年)時,漢和帝以楚郡置彭城國,徙六安王劉恭為彭城王。 

 此時的彭城王乃是劉和(與劉虞之子同名),彭城靖王劉恭曾孫。 

 建和三年(公元149年),父親劉定逝世,劉和承襲父位。 

 彭城國都城,王府內。 

 “前幾年群盜四起,攻打彭城國,彭城王劉和避難於兗州東郡的東阿縣,今日我們已將彭城國境內群盜消滅,可以派人前往東阿縣迎回彭城王。”吳起說道。 

 “之前吳先生不是說我們需要統治整個徐州,現在拿下彭城國後,也只剩下廣陵郡不在我們的掌控之中,如果迎回彭城王劉和,豈不是彭城國得而復失?”陶謙疑惑的問道。 

 “主公勿憂,彭城王尊老敬賢又經常賑濟百姓,在國內名聲極佳,頗受百姓愛戴,我們消滅盜賊,迎回彭城王乃是大義所在。縱觀彭城王這些年的作為,他並無政治野心,也沒有值得信賴的親信下屬,我們只需為彭城王安排一個國相,協助他處理政務,安排一隻軍隊駐紮在彭城國即可。”吳起淡然的說道。 

 “吳兄所言極是,這樣主公不但獲得極高的威望,實際上彭城國就是我們徐州的一個郡。”蒙恬笑道。 

 “原來如此,老夫受教。”陶謙虛心的說道。 

 “主公,剛剛得到消息,廣陵太守張超與其功曹臧洪盡起全郡之兵向陳留進發,任命袁綏代領郡事,處理廣陵郡的政務。”曹豹進入王府內稟告道。 

 “主公,五日後,我們就可以帶兵進入廣陵郡。佔領廣陵後,徐州五郡皆在我們掌控之中,到時候就可以將律法和賦稅在整個徐州全面鋪開。新的律法和賦稅一定能讓百姓喜聞樂見,普天同慶,奔走相告。”吳起古井無波的說道。 

 “不知吳先生認為,待我們徐州百姓富足,士兵得到休養後,下一步計劃應該如何?”陶謙問道。 

 “西邊的兗州乃是四戰之地,沒有絕對的實力,即使打下來也未必能守得住。南邊的吳郡、丹陽郡有長江天險,我們的軍隊並不擅長水戰,所以最好的進攻方向就是北邊的青州以及緊鄰琅琊郡的泰山郡。”吳起指著桌案上的地圖分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