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60一 作品

第146章 美國337 調查:中國企業的挑戰與應對?

 早期,許多遭遇 337 調查的中國中小企業由於對國際規則不熟悉,經常選擇不應訴,導致“缺席判決”的不利結果。然而,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和對國際規則的熟悉,越來越多的中國大型企業開始參與應訴,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應訴不僅可以避免“缺席判決”的風險,還有機會贏得投訴或達成和解。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 337 調查的發起呈現出一些新特點。一些空心化企業,即放棄實體經營、轉向專利收費的企業,成為發起 337 調查的主要力量。這些企業利用其曾經積累的大量專利,試圖通過訴訟獲取專利費用。然而,應訴並非沒有勝算,甚至可能勝算更大。例如,愛立信對 tCL 的專利訴訟以愛立信專利全部無效而告終,這也證明了中國企業在應對 337 調查時的實力和信心。 

 對於中國企業來說,應對 337 調查需要充分準備。首先,企業應加強對國際貿易規則的瞭解,建立完善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確保自身的產品不侵犯他人的專利權。其次,企業應積極關注行業動態,提前預警可能的 337 調查風險,並及時採取措施應對。此外,企業還可以尋求專業法律顧問的幫助,制定有效的應訴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