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大膽 作品

新的征程27


蔡倫在總結前人制造絲織品的經驗的基礎上,發明了用樹皮、破魚網、破布、麻頭等作原料,製造成了適合書寫的植物纖維紙,使紙成為普遍使用的書寫材料。這種紙很便宜,質量高,原料又很容易找到,所以逐漸被普遍使用。

總的來說,蔡倫算是功德無量。

但是有一個很明顯的缺點那就是這種紙並不光滑。

雖然蔡倫造出的紙比之以前的灞橋紙、居延紙等紙張已經優化了很多,但是優化的主要是在材料的使用上更加便捷和便宜,在紙張的光滑度上進步有限。

這麼說吧,現在的紙張跟後世的那種草紙很像,即便是這樣普及的程度也有限。

陳元如果那紙來擦腚,估計會被其他人給噴死。

而且陳元也不想用這樣的紙來擦腚,太剌的慌。

陳元先前就已經瞭解過蔡倫紙的製作工藝流程了,流程並不複雜,只不過有一個問題。

那就是必須以紙簾(相當於現代化抄造中上漿用的造紙銅網)來完成抄造,這是紙漿轉化為紙的關鍵工序過程。

製造紙簾最理想的材料是毛竹,其他材料則因耐久性和適應性不足而受到侷限。

然而毛竹在北方是比較少的,這也是為什麼蔡倫紙一直得不到推廣的原因之一。

有人要說,難道就沒人想到過南方毛竹多嗎,完全可以在南方製造啊。

這就有些想當然了,這個時候的南方還遠遠不是後世的南方,此時的中國的重心是在北方的,南方乃是不毛和蠻荒之地,有著大片的未開發地區。

哪裡顧得上什麼造紙啊,先吃飽飯吧。

陳元不同啊,在陳元看來,這造紙不僅是一門生意,更是對自己以後的佈局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紙張的普及,可以使知識普及更加容易,也能讓更多人獲得知識。

知識改變命運,什麼時候都是顛撲不破的。

而且,陳元還有一個想法,等將來自己那個神童書院開張的時候,筆墨紙硯四件套都必須造出來。

現在先把紙搞出來吧。

說到造紙,東漢出了三個人物。

一個是蔡倫,一個是他的弟子孔丹,一個就是左伯。

蔡倫不去說他,孔丹乃是宣紙的最初發明者,左伯乃是左伯紙的發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