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大膽 作品

第八百六十五章砍蔗大軍

 蕩宋第八百六十五章砍蔗大軍

 頭幾年砍甘蔗的活全是由鳳山人自己包攬走,但是這活實在不是人能吃得消,鳳山人幹了兩年發現這苦錢賺得還不如去做竹編來得實在。

 藝娘沒辦法,本地的這些鄉民近幾年個個跟著梁川在清源在鳳山都翻了身,賺的錢也比往年多得多,再讓他們去賣力氣討生活,沒幾個拉得下臉,更沒幾個人願意這麼拼命。

 好多外鄉人便到了鳳山來討生活,螺城的,上面江口連江的,甚至永泰還有永州建州不少人聽說興化這裡缺幹活的勞力,帶上一點乾糧便趕了過來!

 李初一在山裡面轉了幾天,回來的時候帶回來了相當多的人。

 這一兩年砍蔗的活幾乎全部被興化山上的山民包攬走了。

 山上的活路實在是少,但凡有多賺幾個錢過一個潤年的機會,山民們絕對不會放過,他們甚至會為了幾塊蔗田幾個砍蔗的崗位大打出手!

 這一情況直到陝北這一大批流民到來,完全改變。

 流民們比山民更需要賺錢的機會,他們連土地都少得可憐,不要說過一個滋潤的豐年,就是吃飽飯對他們來說也是一項巨大的挑戰!

 他們不會挑三撿四,更不會在砍蔗的時候偷懶耍滑,一但手裡拿起那柄柴刀,就是幹到累趴下為止。

 關鍵這幫人領的工錢還能比當地人再少個一兩成!

 興化來的勞工一畝地要一百文錢,往往一畝地還要給你留個三五根甘蔗,地上的蔗頭也不砍乾淨,蔗尾也丟得很隨意。來年光收拾蔗田就又要廢不少的功夫。

 陝北人不一樣,他們只收個九十文錢,故意壓低了價格就為了能爭取到這份工作,活幹的活漂亮還不打折扣,連甘蔗尾他們都一根不剩地帶回去!

 蔗尾能燒火,砍一砍還能再吃幾口,實在是因為窮,這些流民就是想能省則省!冬天進山打柴可不輕鬆,柴禾也要錢!

 鳳山人會壓低價格,藝娘可不會,每年給梁家做僱工的流民是最多的,但是北岸的蔗田並不是全部是梁家的,來晚的勞工只能去給其他的鄉民砍蔗。

 往年來的都是山上的漢子,天雄軍的人居多。今年情況不一樣,山裡男人全部脫農為軍,梁川下了指示,每個人都開始領軍餉,也就是正式開始訓練,等於是他們有了一份工作。

 這樣一來天雄軍的人便不能下山砍蔗,男人沒來,變成了天雄軍家裡的女人來砍蔗!

 女人能頂半邊天,這些女人肯跟著男人不遠萬里來南方紮根,就拼了拿抓住一切活下去的機會,砍甘蔗對他們來說就像一件極為幸福的事,在陝北,不要說砍甘蔗,砍人都是全家一起上!

 在那個年代能賺錢的機會實在太少,茶馬古道,人力揹著幾百斤的茶葉茶磚要走數百里的路,有的婦女甚至還要在路上哺育小孩子。

 就連梁川小時候都經常聽家裡的奶奶講,他們的鄰居兩父子在解放前就是做挑夫的。怎麼個挑法,從興化一直挑著擔子運到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