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大膽 作品

第七百三十一章禮義之爭2

    趙允讓聽得司馬光的一番話震驚得倒吸了一口氣,無疑是對司馬光失望透頂!就算趙允讓這樣的政治文盲也知道跟党項那幫蠻子是沒有道理可以講的,更不要說用什麼禮教去感化他們。李元昊上位以後第一件事就是大力去除漢化,恢復他們党項人的各種舊制,禮在他們眼中還不如一坨能燒火的牛糞!司馬光這個完全是讀書人的一腔子愚昧,夫子說教式的言論!

    他們趙家為了一寸江山那是用了多少鮮血才換來的?太祖趙匡胤一直遺憾北漢未滅燕雲十六州沒有收復,為了得回這些先輩的漢人土地,他甚至自己建立了小內庫,自己存錢想把這些州土給贖回來!

    好了,在這小子的嘴裡,這一寸河一寸血的不易就這麼輕易地送人了?

    西夏人家是什麼人?在他們的骨子裡就沒有禮和信兩個字,他們之所以能立國靠的也就是各種坑蒙拐騙、偷奸耍滑的手段,遊走於遼國宋朝還有吐蕃人中間,誰給好處就抱誰大腿,翻臉時比翻書還快,今天還打得死去活來,明天就能拉下臉來跪舔!

    不要臉才是他們的生存法則,至於禮?那還不如草原大漠上的一坨牛糞來得有用!

    梁川說道:“這些土地是不肥沃,但是從漢武帝時期一千二百多年了,全是咱們漢家人祖輩居住的地方,你可知道咱們宋軍為了掙回這些土地花了多大的代價?”

    “漢武帝窮兵黷武好大喜功,窮三代人之國帑,打下的這些土地可有用?還不是讓漢朝的國力走向衰弱?”

    梁川收起了笑臉:“你出身陝西應該知道,党項人過境之時那成山的白骨,邊境的百姓無依無靠,只有毀滅與殺戮,匈奴人的殘暴比党項人還要嚴重百倍,党項人至少還被漢化過,在匈奴人眼中,漢人不比牛馬強!武帝窮三代人之力打出了漢朝三百多年的邊境太平,這是你說的窮兵黷武?”

    梁川只是想知道,司馬光在以後會做出割地還給西夏的昏招,身為史學大家的他究竟是真的不懂得這些政治上的套路,還是老糊塗了,又或著是對人不對事,只是想打壓王安石的改革。。

    梁川心中又喜又悲。

    喜的是司馬光並不是那種為了私利打壓限制王安石新政的小人,王安石新政還要在幾十年後,但是這小子是自小就有這種以禮服人的想法,他堅持的是他一直堅持的,雖然這在世人看來並不正確。他一直對得起他說的那句話,他是真君子,他一輩子沒有講過一句假話。

    悲的是司馬光這種固執的性格真的是影響了他一輩子,性格影響習慣,習慣造就行為,以後他會做什麼命中都是已經註定了。。

    年輕的時候,父母總是告訴我們一些他們用血淚換來的經驗教訓,討老婆不能看外貌,不能與那些沒信用的人交朋友,讀書一定要努力,我們總是反感父母的說教,直到用自己長大後親身再經歷一次父母的‘教訓’我們才知道父母的良苦用心,可惜人生沒有如果,吃夠了苦頭我們才會長大。

    “武帝窮兵十室九空,這已經證明是錯的,只有禮制能教化人民,感化這些異族之人!”

    算了,再爭有什麼用呢?

    梁川只知道,割地是一件屈辱的事情,明朝雖然腐敗,卻因為一句不割地不求和天子守國門也掙得了無數粉絲,大清朝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才走到這一步,已經讓國人唾罵了數百年。大宋朝面對的是國力遠不如自己的西夏,目的也是為了和平,可是這實現了嗎?

    頭幾年西夏是老實了,但是那是與大宋打仗傷得太慘,不得不停戰恢復元氣,這個無恥的國度一但手上有了力氣立馬又拿起了刀槍,司馬光在神宗後廢止的歲幣制度又重新恢復,事實證明,他們送出去的土地,又得靠著大宋將士的鮮血再去奪回來!

    西夏從來不是一個守信的國家,他們拿了好處卻不會按規定辦事,西北實在太窮了,他們為了手下的老百姓能過好日子,為了自己的統治,該打的該反的還是要反!這才是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