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雖然葉洵供奉,“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但葉洵不得不承認,“救民先救官”這句話的道理。

 若是這些官吏不聽話,陰奉陽違,當面一套,背後一套。

 葉洵就算跑斷了腿,也跑不過來山東的二百七十八個縣,就算跑過來也不可能讓這些縣令行禁止。

 尤其是這個信息傳遞不發達的時代。

 縣令是誰?

 那特麼的是縣太爺,是土皇帝。

 縣太爺憑一己之力,掌握著一縣的軍事,政治,獄訟,治安,財務,貢賦等權力。

 縣太爺的關係可能特麼的直達中樞。

 這是葉洵面臨的赤裸裸的現實。

 所以,葉洵打算從白鹿書院入手,三十二個太守儘量全部拉攏到自己麾下,該用的用,該降職的降職,實在無法拯救的便只能殺了。

 切斷五望對山東的控制,這才是最主要的。

 五望對山東沒了控制,太守聽從葉洵的話著手整治,縣令聽從上面調遣打壓地主豪紳,這事就成了。

 這就是葉洵來白鹿書院的原因。

 山東三十二個太守,有十五個太守有五望背景但曾受教於白鹿書院,十個太守家中子弟就讀亦或是曾就讀白鹿書院,剩下五個是清正廉潔之官,最後兩個無藥可救,已在葉洵斬首名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