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頭 作品

第184章 難產的大公

 完成這些工作之後,喬治開始對這兩個師進行整編,將兩個師合併為一個師,兵力縮減到1.5萬人,並按照俄羅斯帝國的習慣,將這個師命名為索菲亞師。

 剩下的5000人喬治也不浪費,單獨編成3個邊防團,讓他們去守衛邊境。

 完成這些工作之後,時間已經來到9月份,按照往年的慣例,羅夫諾演習又要開始了。

 今年由於橡團身負重任,沙皇特批橡團不再參與羅夫諾演習,近衛軍的將軍們很高興,尤其布魯西諾夫。

 布魯西諾夫經過這幾年的磨鍊,已經成為俄羅斯帝國新一代將星的代表。

 喬治不算,他現在是阿穆爾軍區總司令,已經超越了將軍的範疇。

 索菲亞師的師長,是由喬治本人暫時兼任。

 保加利亞議會因此授予喬治將軍軍銜,克歷蒙特甚至有意任命喬治為陸軍大臣。

 將軍還可以。

 陸軍大臣就算了,喬治可不想在保加利亞呆一輩子。

 克歷蒙特這段時間,忙著為保加利亞尋找一位新大公。

 喬治卻對克歷蒙特的工作不太滿意,因為保加利亞政府還沒有對自由黨人進行處理。

 關鍵是不知道該如何處理。

 亞歷山大被廢,在國際上引發廣泛關注,尤以奧匈帝國的反應最為強烈。

 奧匈帝國此前已經和保加利亞達成協議,只要保加利亞宣佈完全脫離奧斯曼帝國獨立,奧匈帝國就將徹底吞併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

 現在亞歷山大被廢,奧匈帝國和保加利亞的協議

自然也廢除,這讓奧匈帝國皇帝弗蘭茨·約瑟夫一世非常生氣。

 德國皇帝威廉一世也很生氣,他認為保加利亞的政變,破壞了各國在柏林會議中達成的協議,所以德國和奧匈帝國聯手向俄羅斯帝國施加壓力,要求俄羅斯帝國撤出駐紮在保加利亞的軍隊,不再幹涉保加利亞內政。

 已經坐穩沙皇位置的亞三終於強硬起來,他果斷拒絕德國和奧匈帝國的要求,將保加利亞的政變,歸結為保加利亞軍隊的自發行為,和俄羅斯帝國毫無關係。

 這個解釋是威廉一世和弗蘭茨·約瑟夫一世不可接受的。

 德國和奧匈帝國,和保加利亞都有外交關係,索菲亞有德國和奧匈帝國的官員,他們很清楚,政變到底是誰發動的。

 轉機來自保加利亞議會的聲明。

 保加利亞議會表示,索菲亞的政變是自由黨人發起的,俄羅斯帝國在保加利亞的駐軍,不僅沒有參與,反而平息了軍隊的政變,維護了保加利亞的利益。

 亞歷山大大公的死亡,自然也是自由黨人造成的。

 保加利亞政府正在對被捕的自由黨人進行審訊,一旦理清事實,就會對外公佈。

 這個解釋,同樣不能讓威廉一世和弗蘭茨·約瑟夫一世接受。

 可是連事主都已經這樣說了,不接受又能怎麼樣呢?

 難道為了已經死亡的亞歷山大大公,向俄羅斯宣戰?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亞歷山大大公對於德國和奧匈帝國來說沒那麼重要,並非無可替代。

 不僅不重要,德國和奧匈帝國還得積極參與到保加利亞議會接下來的選“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