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殷郊寫完《黃帝內經》之後,並沒有停下,而是繼續抬筆。

 在他的筆下《神農本草經》迅速寫出。

 “藥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漬者,宜膏煎者。”

 “亦有一物兼主者,亦有不可入湯、酒者,並隨藥性,不得違。”

 數萬字的神農本草經之後。

 殷郊看著筆下的神農本草經,喃喃道:

 “藥道,乃與醫道相輔相成。父王說過,醫藥不分家,吾想要參悟藥道,就不能只參悟藥道。”

 說罷。

 他再次提筆,寫下當初帝辛在金雞嶺城中立醫道,除瘟疫的《瘟疫論》。

 再往後。

 《傷寒雜病論》和《本草綱目》以及《四診八綱精要》 這三本由帝辛寫下的醫藥經典,也逐一寫出。

 當殷郊將這些醫書藥書全都寫完之後,他已經被密密麻麻,連綿百里的文字包圍了。

 每一個字,都是他以浩然正氣所寫。

 每一個字,都是他對於醫道和藥道的領悟。

 他注視著眼前這些醫藥之文,也不知過了多久。

 他的眼神微動,年輕的臉上,終於露出一絲笑意。

 他再一次起筆,在身邊落筆。

 “今日,兒臣向父王獻書本草拾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