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報喜

 “你大哥說得有道理,咱們是得找點活兒,讓他們養成靠上手吃飯的習慣。”

 阿慶懂了,朝趙湛豎起大拇指,“大哥,你想得很周到。”

 第二天玉紫就把榆城的軍戶遺孤和家裡有困難的孤兒寡母情況摸清楚,一一登記在冊。

 趙益也遞了口信送了一本名冊過來。

 上面記錄了榆城四到七歲的軍戶遺孤的名字,總共有五十五人。

 趙益的意思是辦一個軍戶遺孤學堂,讓這些孩子都到學堂去,上午讀書下午習武,一天提供兩頓飯食即可。

 其餘的人叫花氏看著安排,年紀大些的可以看看莊子上或者繡紡有沒有活可以讓他們幹,四歲以下的孩童也幹不了什麼,每天定量發吃的即可。

 趙益的口信送來,花氏就開始忙活。

 別的事情好安排,吩咐下面的人一一安排下去就好。

 就是學堂的事,花氏還真沒接觸過。

 雖然她現在是將軍夫人了,但花氏始終覺得自己是個鄉下婦人。

 辦學堂這麼神聖的事情,她是真不知道怎麼起頭啊。

 烏嬤嬤見花氏猶豫不決不知道從何下手,開口提醒她,“夫人,大公子聰慧,不若請他來出出主意。”

 將軍是個大老粗,不太瞭解這些,但大公子從小讀書,又有名師教導,懂得也比夫人多。

 再則大公子知道這件事,相當於先生們也知道了。開辦義學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先生們應該會主動出手提供一點建議。

 不過她覺得花氏並不是不知道怎麼做,而是對讀書心存敬畏,不敢下手去做。

 花氏笑著點頭,“嬤嬤說的有道理,等他下學了再派人去叫過來,我們孃兒倆好好商量商量。

 要辦學堂,得先選個合適的地方的出來。既要能讀書,有要能練武,幾十個學生一起,場地不能小了。

 對了,還有桌椅教具也可以準備起來......”

 花氏一邊想一邊把要做的用筆記錄下來。

 阿慶得知要開辦學堂,還要教人習武,興沖沖找到花氏,表示要去學堂當個武學師父。

 花氏哭笑不得,“你爹說會從軍中派人過來教導,你才比那些孩子大多少呀,就想當師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