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禿頭大叔 作品

第105章 慶國公的奏摺

 兩邊各有各的道理,也各有各的難處。

 每當雙方吵得不可開交的時候,陛下都會出言制止。

 一邊斥責兵部開脫,一邊訓斥工部不努力。

 各打五十大板後,這事也就這麼稀裡糊塗地過去了。

 結果今天,陛下卻一反常態,聽到雙方的託詞後並未動怒。

 反而是一臉思索地想著什麼事情,半晌都沒說話。

 兩位尚書不明所以,便偷偷給蔡梁使眼色,想讓其探探陛下的口風。

 結果那老小子卻老神在在地杵在那裡,低著頭一副聆聽聖訓的樣子,打定主意不摻和。

 這讓兩位尚書氣壞了,直在心裡痛罵他是老狐狸。

 另一邊,隆升皇帝終於是結束了思考。

 隨即他將御案上的奏摺交給身旁的大伴、總管太監臣由。

 臣由自然知道奏摺的內容,也清楚陛下的意思。

 因此拿到奏摺後,就走下臺階,將奏摺交給了蔡梁。

 同時,還用只有兩人才能聽到的音量說:“帝猶豫。”

 蔡梁聽到這三個字,面上沒有任何反應,但心中卻翻起了浪花。

 “帝猶豫”,指的是陛下對請奏的內容,尚不知該如何決定。

 既然拿不定主意,那他就不能認可請奏的事情。

 得知了這些,蔡梁不禁暗道:“幸好平日裡沒少跟臣總管來往,關鍵時候他是真幫忙啊。”

 “這要是不知道陛下的心思,上來就認同了奏摺內容,多半會惹來陛下不快。”

 當下大淵這位內閣首輔,論能力倒是有些欠缺。

 不過要說為官之道,滿朝文武當真沒有能出其右的。

 正是靠著這種不沾事、懂帝心的本事,他才能在首輔的位子上坐穩十年時間。

 換成內閣的次輔、其他大學士,怕是就沒這麼好的命了。

 就像是蔡梁之前的那位首輔,倒是十分憂國憂民。

 問題是那人提出的諸多建議,都會惹皇帝不開心,甚至是損害了皇室的利益。

 所以,最後那人就被“謀大逆”了,全家都死絕了。

 有了這種前車之鑑,蔡梁在揣測皇帝心思的時候,自然要更小心才行。

 幹到他這個位置,圖名圖利已經沒意義了,能安全退休才是正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