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4 章 各行祖師-教育(增)

 【古希臘的教育體系主要是分三部分:雅典模式、斯巴達模式及古羅馬學校。

 古羅馬崛起時間晚於雅典斯巴達,這裡暫不述古羅馬教育】

 劉徹憶起影像:大漢與羅馬手牽手,喜滋滋地回答:我們名字叫大秦!

 臉色猛地一僵,他實在不願回想當時心情,當即決定轉移話題:難道後人還要講大漢太學?

 畢竟在後人眼中,大漢對標的是古羅馬。

 而孔子則是春秋時期人物,與古羅馬時代不符。

 衛青輕嘆,若能選擇他不願後人當天下述大漢種種。

 當今天下諸國並不是一心向著朝廷,後人對漢的不利之言,會平白給陛下添加許多麻煩。

 【斯巴達模式:軍事教育學院;

 教育所屬:國家公共事業,不收費用;

 跟咱們兵家有天壤之別,兵家著眼於國家戰略層面,以武治國。

 一部‘孫子兵法’傳流至今,仍有人不斷研究其策略思想。

 而斯巴達的軍事教育很簡單:全民皆兵,把國家打造成兵工廠,在兵營中他們不需要識字斷文,只需要尚武會武會跳舞即可;

 雅典教育的教師,最初是遊走各城邦之間的智者】

 唐

 李世民好奇:“智者才學又從何來?”

 周以禮樂立國,諸侯想要治下就要尊周天子為共主,那希臘城邦又以什麼維持國統呢?

 長孫無忌仔細回憶首個天幕講述,遲疑道:“神話?”

 不對,他想起古希臘與華夏輿圖,對方臨海國勢向外延展,而華夏地大物博主要是對內統一。

 東西兩方國情不同,選擇自然也不同。

 李世民抬頭點評:“後人當把教育對比挪到首次講述裡,如此對比更讓人明瞭。”

 程咬金搖搖頭:“後人講述唯周最短,那男郎似乎不願深入講解中西之差。”

 後人講述各有不同,有一針見血道出秦朝困境的大秦篇,亦有統講漢初的武帝篇,輪到他們時亦說大唐百年危機。

 但周朝篇主講文化差異,許多內容含糊不清,後人不願深談他們也毫無辦法。

 現在圓臉女郎講述的教育篇,倒可以當做中西文化差異補充,讓他們這些老祖宗對兩方差異更為了解透徹。

 【這些智者活躍於戰國時期,地位與各國遊士相當,他們在各大城邦之間來回遊走,在城邦中自由演講,發表知識觀點。

 跟華夏家天下不同,雅典行民主制,想要政途有所作為,選舉人必須會演講感染或鼓動民眾。

 所以智者教師們主要核心課程為:文法、修辭和辯論術;

 他們演講目的有二:一為投身仕途做準備,二為賣知識換錢;

 如今天咱們的各類講學,想聽哪位教授課程可以買門票進場聽講。

 教授並不會對聽眾進行設限,所以古希臘的智者教授對象亦是:有教無類!】

 宋

 朱熹眉頭緊皺,非常不滿天幕對學識的輕蔑,無論東西方,學識乃歷輩先

 師心血鑄成,當以敬心對待,怎麼能說出‘賣知識換錢’的話?()?()

 在他看來即便西方小國寡民,西方文人與他儒家並無不同,投身仕途文安天下是每位士子的宏願。()?()

 只沒想到西方不興經義,卻攪弄三寸之舌行縱橫之事,做‘權事制宜’遊說之舉,既無禮儀又無尊卑,做那朝秦暮楚的遊士。()?()

 難怪希臘無朝廷可以一城邦,對縱橫遊士而言,林立的城邦才能發揮遊士最大的價值。

 ?本作者南漳提醒您《秦皇漢武看我校歷史作業評選[直播]》第一時間在.?更新最新章節,記住[(.)]???+?+??

 ()?()

 【智者課程也會根據演講內容進行變動:如天文、數學、人文歷史等;

 像智者代表人物普羅泰戈拉,他在講解修辭之法時,也會在場上講述他的主張‘人是萬物的尺度’。

 即人感覺怎麼樣,事物就怎樣;我感覺蘋果是香蕉,它就是香蕉,進行宣講。

 如果有聽眾認為他的宣講並無知識,在神廟前發誓自己沒從此場講學中學到知識後,就不用交付學費購買知識。

 只有出色的智者才能達到演講目的。

 如普羅泰戈拉在城邦開講時,不僅大賺一筆,同時也為雅典執政官伯里克利起草雅典法律,並擔任執政官的家庭教師,變相摻入政治】

 漢

 張湯冷笑:“萬物尺度乃詭辯之言。”

 作為法家最討厭的就是這些似是非是的語言,在他看來萬物當有條例,以律法定天下之物,而不是辯論物質是非。

 人是萬物的尺度本身就是有錯,比名家白馬非馬還要謬論。

 【自戰國中期(公元前390年商鞅出生)始,伊索克拉底建起以培養演說家的修辭學校後,雅典教育被分為四類:家庭教育、初等教育、高

等教育;

 家庭教育:7歲以下由家中教養,富裕家庭可聘請家庭教師。

 教學內容:教兒歌、講神話事、基本禮貌行為習慣,及兒童遊戲】

 兒童遊戲?蘇軾一愣,遊戲還要專門教授?

 戲耍難道不是小兒天生就會的嗎?

 【初等教育:7-12歲;

 教學內容:

 文字課程:華夏認字讀千字文、三字經,雅典則是唱兒歌的方式學字母表,類似我們熟知的abc字母歌】

 天幕響起abcdefg歌曲,眾人不明abc之意,但曲調輕快歌聲朗朗上口,歌曲過半時已有小孩能跟唱abc。

 聽著孫兒跟唱,夫子低下頭琢磨:要不給千字文也配上曲調?

 他在心中為千字文配調,可配來配始終不如字母歌曲調順暢。

 夫子皺了皺眉,將此事按在心底,把注意力放在三字經上,它的內容是什麼?

 【算術課程:主要進行算術、重量、測量等簡單數學知識;

 音樂課程:彈奏七絃琴、吟誦詩歌、學習唱歌;

 體育訓練:角力、拳擊、賽跑、擲鐵餅和投標槍共五項競技訓練;

 遊戲:主要穿插在各個課程間,如算術課的計算小石子游戲,論誰輸誰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