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7 章 【想要結丹並不容...

 【想要結丹並不容易,第一步就是高門檻:首先進入虛無杳冥的狀態,打開身體玄關,招攝先天一氣存入體內。

 用小說話就是:進入玄妙境界,捕捉靈氣達到築基。

 沒有天賦就當不了道士結不丹!

 道長們有沒有飛昇的,我們沒見過,但有一點很確認:

 道教養生真的很厲害!

 它的呼吸吐納術、清靜思想,以及生活方式,讓道長群體中出現過多位長壽者:

 明王常月道長壽年158歲;

 隋王遠知道長壽年126歲;

 北宋陳摶老祖壽年118歲;

 ……

 以上是明確有出生年月日的道長,像張三丰此類無生卒年月的傳說道長不記載入內】

 多少歲?

 秦始皇只覺得頭暈目眩,呼吸加重,他用力眨眨眼,確認似地掃過天幕,胸腔跳動得非常劇烈:百歲以上,百歲以上…!

 他連人家一半都沒活到!

 對呀對呀!

 劉徹非常認同他的話,面對百字頭的壽數,他羨慕得眼都紅了,後人還說他長壽?

 與各位道長壽數相比,他明明非常勞累壽短啊!

 李世民看到王遠知的尊名神色非常複雜,隋煬帝曾執弟子禮向他請教神仙事。

 在隋沉水底時,王道長更是告訴太上皇他有潛龍之像,唐立後太上皇賜金縷冠、紫絲霞帔以作答謝。

 而他被時局逼迫無路時,也曾與房玄齡微服訪之,得言:太平天子!

 這四字為他添加許多信心,方有今日唐皇李世民!

 想到自己妻兒身體欠佳,他當即決定:再請道長入宮一敘,請教如何養生固本增壽!

 而民間在明晃晃的壽數刺激下,一窩蜂地離開醫館湧向道觀,看得佛門沙彌眼都急:明明是他們的香火,怎麼會跑了?

 【張三丰按現有資料推算,當是宋末元初人,後來做了道士後朱元璋數次進行愛的召喚,召喚不了。

 然後朱棣接任他爹的召喚棒繼續召喚:三豐道長,看看朕,需要你!

 但張三丰的態度很明確:別打擾我修仙!】

 還沒召喚的朱元璋:朕什麼時候召喚了?

 已經召喚過但無用的朱棣:唉,天大地大,不知道長在哪修仙?

 趙匡胤忍著讓他不適的宋末二字,悄咪咪地計算了一番,得到的結果認為後人在說大話:哪有人能活那麼長?

 難道後世又出現一個彭祖人物?

 他不死心地再次合算,天幕曾言元是大一統王朝,那國祚當有兩三百載?

 再加上朱元璋一朝及朱棣時期,張三丰壽年有四五百歲?

 怎麼可能?

 等等,若元朝跟隋朝一樣短暫呢?

 眾皇帝怒吼:那也是近兩百歲吧?

 天幕展出的壽數如同海浪,一浪接一浪地打在他們身上,讓他們心緒難平不能自已。

 對帝王而言,嚮往長生卻不能長生,知能長壽卻不得其法,這是一種煎熬。

 讓人恨不得對天質問:

 後人!別光說不教,道教的養生術要怎麼做,求賜教!

 後人還真光說教,並把講述拉回正題:【道長們能長壽的關鍵點之一,是因為他們對人體人的經脈、關竅及精神研究到了極致。

 原本外丹術流行時,是十個道長九個醫,內丹術興盛後就是十個道長十個醫。

 醫術的高明根據道長修煉的方法各有不同。

 根據宗派傳承和修行方法的區別,丹道一脈有南宗、北宗、東派、西派和中派之別。

 東派是明朝陸西星潛虛子道人所創,以築基煉己為修煉之基,講究身心皆修,當人元陰陽合一時,道法大成。

 南宗就是北宋張伯端,也叫張紫陽。剛才已說過,此派主張三教合一,就是將儒釋道三教融合,把人體為鼎爐,通過內煉最後結丹,最後成仙。

 西派是清朝李涵虛,丹法以清靜立基,存道心去雜蕪,達到萬般皆空丹法立成。

 北派是金代王重陽,走的是符籙+內丹,追求的是‘內煉成丹,外用為法’的雷法修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