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9 章 各行業祖師爺

 投票是何意?

 歷代君王一愣,隨即按字面意思理解:後人想票?

 宋

 趙匡胤下意識地攤開雙手,指節粗糲卻無任何票面,他眸掃過殿內大臣:“如何為後人投票?”

 自神蹟降臨後,大宋頻頻被後人攻擊,與宋相關的消息有隻言片語言,他抓心撓肝地想讓天幕解剖大宋陳弊,又怕後人惡宋不願講解。

 他想問後人大宋到底如何,可惜所有求問都石沉大海若他能為後人投票,定能贏得後人好感,方能求天幕展述大宋國祚政事。

 為大宋國祚根基,他願折天子尊嚴讓後人說笑。

 只是他的疑問群臣無人回答,平章事趙普沉默幾息後,才猜測道出:“或許後人需要的是同窗支持,而非我等。”

 如今天幕講述已有三次,朝廷上下對神蹟降臨多有猜測,天幕賜秦漢唐撥亂反正之機,卻又捂住後世學子眼耳,不讓他們知道老祖宗的存在。

 所以學子所求定不在歷朝身上,而是同窗,或者與他們同觀講述的其他同朝人。

 否則無法解釋後世學子見到歷朝疑問,非但不起疑,還有問必答。

 唐

 唐初群臣亦在討論此事,房玄齡斟酌道:“看來是陳雪小友想要勝過大秦、大漢的講述者,才會當眾對同窗要票。”

 後世這位陳雪小友講得真不錯呀,性子坦率直白,明君典範、千古名相…這些詞用得真好,他喜歡!

 至於她講述時的戲謔語言,嗯…就清風拂耳,即過便散,他一老人家耳背什麼也沒聽見。

 可惜朕不能為後人投票,李世民語氣遺憾:“可惜後人厚愛朕,朕卻不能回報一二。”

 他能做的只有把大唐治理得更好,方不負後人殷殷深情。

 見陛下遺憾,程咬金一拍腦袋出了個主意:“要不給她立祠?”

 雖然後人在陳述中有很多不符合大唐時下想法,但也真真切切指出大唐深處弊端,既然咱們無法給她投票,那朝廷就給她建祠立長生牌,怎麼樣?

 能被神蹟選中的後人,必定天生還有福運,大唐敬她並不折損朝廷顏面,還能證明大唐受上蒼司命庇佑。

 天命在唐!

 額…李世民聽到立長生牌的主意一時啞然,微微思索後欣然同意,並決定讓刑部侍郎閻本立親畫後人相貌,以示大唐謝意。

 李氏先祖為老家老子,是道家化身;今有又神蹟講述自己平生偉事,不就是表明他李世民是天授神權,當得唐王一職?

 待今日神蹟傳出,天下盡服李家,自己亦能堵住世家悠悠之口…

 想到平日裡崔鄭等世族的做派,李世民眸中閃過一絲厭惡,隋末不遠天下安穩不過幾年,那些世家大族又端起架子想要掣肘他。

 呵~

 他可不上太上皇,平生最不受的就是威脅!

 不知陛下想法的房玄齡很是贊同程咬金的話,他捻微笑的同時,雙腳悄悄地踮腳,面上卻正經道:“可惜神蹟不允許我等幫投,否則.”

 他們必助陛下成為‘鳳龍豬’之首。

 漢

 劉徹他待天幕轉為黑暗又逐漸消失不見後,才復整神色,徐徐環視過殿內群臣:“說說吧!這投票何解?”

 丞相公孫弘略略思索後提出了一個大膽的猜測:“若大漢篇在各類講述中勝出,神蹟會不會福澤大漢?”

 一旁的司馬相如猛地張大雙眼:“丞相你真敢想!”

 面對滿臣疑問,公孫弘理直氣壯道:“天下無奇不有,後人堅信世間無神,那神蹟降臨又如何解釋?”

 後人要票他們就該想辦法為其拉票,說不定大漢篇登頂後,大漢還能受到福澤。

 劉徹摩挲著下巴思慮半晌,最後一錘定音:“那丞相變設法為朕後世子孫投票,朕靜候佳音。”

 若大漢受登頂福澤,朕就將後人記入皇室族譜,賜爵封侯!

 公孫弘:…不是,我是想讓諸位一同商議此事,而不是他全權負責。

 陛下…陛下!

 劉徹才不聽地辯解,擺擺手翻到下樁事:“後人曾言占城稻兩熟,眾卿可曾聽說過此稻?”

 糧食是安天下的利器,朝廷若有此稻定能鞏固邊疆,行大帝國之事。

 已思考許久的張騫遲疑猜測:“天幕曾言大唐氣候溫熱,讓糧食加快成熟,而溫度高者除了西域外,還有越南、滇越及衰牢等地。”

 他從西域返漢,卻從未聽過兩熟稻,因此占城稻定生長在南方溫熱等地。

 他的話引得汲黯等人的認同,幾番商議後決定派人南下尋找兩熟稻,把它作為朝廷頭等大事辦理。

 明

 朱標從外衙回宮,穿過皇極門輕提下襬腳步輕快地踏上階梯,剛走上宮廊就聽到身後的侍從悄聲提醒:“殿下,該踮腳了。”

 朱標無奈,他爹得知自己早逝後,得到天幕教的養生法子,就逼他每日隨時踮腳,甚至還特意派人隨時提醒他。

 見他

不應,身後的小侍從趕緊上前半步,恭聲提醒:“殿下,身體為重啊!”

 “好”朱標哭笑不得地原地踮了八次腳,才抬步繼續往前走。

 才轉過宮牆,就見自己隨親侍從稟報今日宮事。

 老四又被罵了?

 朱標聽著親爹又罰四弟朱棣時,前邁的腳步微頓,面上浮起一抹複雜。

 自天幕結束後,親爹看四弟哪哪都不順眼,時常挑刺為難。

 罷了…天幕未來是未來,只要自己好好活著,老四隻能老實地為他辦事!

 再則…他垂下眼,親爹存有父子情誼。

 既然如此…他身為大明太子,總要護底下弟妹一二。

 “去乾清宮!”

 “是”

 秦

 早在十天以前,大秦玄生大會已經結束,大會結束後秦始皇特意召見了書吏‘喜’,一番君臣對話後,拜喜為廷尉地獄掾,掌管刑獄,為他大秦梳理變法之基。

 為大秦尋求出路,秦始皇決定要再行商鞅之舉,借變法整頓天下,網盡六國不服遺民。

 而力導改革之人.他心中已有人選。

 宴會上秦始皇闔目聽著樂府彈奏後世樂曲,搭在膝上的指尖輕輕打著節拍,曲終後才慢慢道:“這復曲終是少了後世韻味。”

 他在趙國為質時多聽民樂,登基後特立樂府為他奏六國遺區,可惜.在神蹟輕柔、磅礴或是激昂仙音對比下,不堪一擊。

 馮去疾飲盡杯中酒,笑道:“後世樂曲經神蹟渲染,自命不凡,豈是六國遺曲可比?”

 他微眯雙眼,似乎在回味剛才的樂曲:“要臣說,還是咱們秦聲受後人喜愛。”

 後人三次講述,僅大秦講述所用尾樂是大秦‘無衣’,而漢唐尾音一聽就是後人作曲,比不得他們大秦錚錚秦聲。

 秦始皇笑笑,放到手中酒樽起聲環視群臣,最將視線落到李斯身上,語氣淡然卻不容置喙:“朕欲學孝公行變法之舉,廷尉可願助朕?”

 霎時間滿殿俱靜,孝公變法成了嗎?

 成了!

 那主導變法之人呢?

 身死後被運至咸陽車裂!

 終於等到自己命運走向的李斯身軀微顫,半息後斂肅神勾色,起身深深叩拜他的陛下:“臣定不負陛下所託!”

 天幕再次降臨時,李世民正在聽他的嫡長女李麗質抱怨:“耶耶,自從練了那踮腳法,女兒的腿肚結實得難看。”

 她搖晃著李世民的手:“耶耶,女兒不踮腳了好不好?”

 李世民對女兒的撒嬌很受用,但想到自家遺傳病,還是硬起心腸拒絕:“不可以!”

 長樂公主還想撒嬌據爭時,天空猛地暗了下來。

 天幕降臨!

 元

 忽必烈正在書房內批閱奏摺,突然聽到殿口一陣喧譁,剛要發怒就聽到侍宦驚呼:“陛下,陛下!神蹟又降臨了!”

 他一愣,神蹟在半年前出現,但留給他的不是福澤而是讖緯言:大明代元!

 為了滅其言,他下旨捉拿傳言者,可惜未果。

 而今…他微微皺眉,神蹟又要幹什麼?

 忽必烈壓下心中不安,對侍官快速下令:“請三公入宮見朕,再令行樞密院嚴控京師,有違法則當斬!”

 說罷他撩起衣袍大步併到殿前,抬頭望著漆黑一片的天色,心中祈禱:請長生天庇佑大元,庇佑朕!

 半炷香後,深邃的天幕有了變化,一道亮光劃過,一片洶湧無際的海浪出現在世人眼前。

 天下黎民紛紛下跪叩頭,祈求上蒼莫要發怒天降洪水。

 即使上次神蹟並沒有傷害到他們,當他們看到漫天海水時,還是忍不住恐慌起來。

 萬一…這次的神是個煞神,想要懲罰世間,那他們該怎麼辦?

 相比民間瘋狂祭神,歷代君臣再次面對神蹟時,神情多了一份氣定神閒,甚至還相互猜測:“這次後人會講述什麼?”

 長孫皇后輕嘆:“大唐何其有幸,竟得神蹟庇佑。”

 若天幕當眾講述大唐政事種種,怕是天下重返隋末大亂。

 李世民深有感觸地點點頭,原以為朝廷能獨掌神蹟,誰知.他心中輕輕嘆了口氣,他不懼後人而怕手段莫測的神蹟。

 罷了,他沉沉地嘆了口氣,自己即使是人間帝王,也掌控不了神蹟動作,此次不過是重返神蹟降世的初次情形而已。

 只是希望天幕不要洩露朝廷隱秘,造成波瀾。

 重新整好心緒,李世民召人快速下達監管各方命令後,才重新將視線調回天幕。

 不知此次是哪位後人講評?

 空中盡是水,漫天遍地的水蔚藍的水澤由平靜變得劇烈,烈風帶著尖銳的呼嘯聲掀起巨浪不斷撞擊天幕,撞得巨大的幕布開始震動起來,天空變得黑暗沉鬱,彷彿在醞釀著巨大的天劫。

 原本悠閒的君臣看著汪洋變成洶湧肆虐的海水,瞬間臉色劇變,心驚膽戰地望著天幕

,神情驚疑不定。

 怎麼回事?

 後人在做什麼?難道天水真要傾滅世間?

 “保護陛下!”衛青率先踏步擋在劉徹跟前,神情鄭重地迎視不斷抖動的天幕,已經做好身死的準備。

 而宮外黎民貴族都在下跪求饒:“求上蒼憐納我等,莫使天水灌地啊!”

 (吳曉思盯著突然卡住的ppt皺眉,電腦咋卡了?

 她動了動鼠標發現不能移動,按esc也無反應,把全鍵盤都按了一遍後,只能使出絕招:重啟!)

 天水狂暴湧動半響後,突然退卻天色重返黑暗,恢復神蹟初次降臨時的安靜。

 忽必烈深深地吐出口氣,心底微松:謝長生天保佑,不讓天水降世。

 不等他安心,天幕再次亮了起來,海水中升起一塊大陸,他模模糊糊地見到一個嬰兒在陸地上誕生,然後四肢漸長變得強壯有力,在黑暗中摸索前行。

 不知走了有多久,一條激端奔騰的長河橫在‘它’身前,正無助時河面上出現一個高大的乘船男子。

 秦始皇凝神細望,待看清男子旁的字體時驚愕出聲:“大禹?”

 歷史上大禹曾划船接過幼兒?

 天幕並沒有揭曉緣由,仍在繼續播放:

 順利過河的幼兒已經能雙腳行走,‘它’告別大禹繼續在黑暗中摸索,摔倒過、受傷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