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0 章 龍鳳豬裡的鳳

 唐

 群臣滿心無奈:陛下,你咋就對分封這麼念念不忘呢?

 就算是分封也解決不了戶數微少的局面啊!

 陛下你還記得當年曾言:治天下百姓為本,不能勞百姓來養自己親族話嗎?

 當年你是親自下詔降宗室爵位為郡公,只留下數十有功大唐者為王的。

 怎麼還要想裂疆分土勞累百姓呢?

 魏徵肅穆上奏:“陛下,分封諸侯會加重百姓賦稅,且京師地區軍府頗多,朝廷對軍府兵卒又行免除賦稅。

 一旦分封朝廷收稅不足,難以遏制諸侯四夷,長期以往動搖大唐根基也!”

 大唐一旦陷入虛弱,四夷定會反咬大唐,陛下,朝廷不得不防啊!

 見陛下眉頭微蹙,中書侍郎顏師古出列建議:“可僅封皇子,限制封地範圍,使其交錯而居扶衛京師,封國官僚由朝廷派遣,朝貢禮儀皆由朝廷定製,依列而行。”

 魏徵微微側頭看了他一眼,這是…取了個折中法子,仿照漢朝分封制?

 面對眾臣反對,李世民有些委屈:“朕重視納諫,是為約束自己不濫用天子權力。

 如天幕所言,朕有聽諫之心仍覺諫言可惡,有時更覺難以忍受。那朕後世子孫能聽逆耳忠言嗎?”

 不聽諫言的下場是誰?

 隋煬帝,苦天下勞民傷財,毀大唐根基!

 把盛極的大隋推向深淵。

 李世民:這句話怎麼那麼熟悉?

 房玄齡等人首次聽到陛下自剖,一愣,隨即想要爭辯,卻被陛下長嘆打斷:“朕分封皇子重臣,也是為避免魏朝宗室式微,司馬逆臣篡位。

 又或者他日大唐顛覆,也有光武帝那般,重振大漢榮光,不使大唐國祚短絕。”

 再不濟也有個昭烈帝復唐吧?

 李世民仰頭望向天幕:朕想大唐國祚比過周朝,有錯嗎?

 誰不想讓自己的帝國長長久久呢?

 【大唐自唐高祖起,就形成宗室(爵位)+刺史”的政治現象。

 簡單講是:唐宗室封爵後,領任刺史或兼領州牧、都督等職位,以此來掌控大唐地方,讓宗世弟子為京師屏障,形成‘嫡子守京,庶子就藩’的政治格局。

 如吳王李恪授齊州都督,既做中央藩屏,又能絕皇子覬覦大位之心,使皇室兄弟不行殘殺之舉】

 唐

 聽到天幕講述耶耶種種,李治心情十分舒暢,甚至跟皇后憶起當年:“昔年以天下未定,高祖廣封宗室以威天下,就連李氏孩童都封為郡王,封王人數為歷代最高。”

 想到耶耶受過的委屈,李治罕像孩童般,做出撇嘴的動作:“那些遠支宗親,於國無功不提,還囂張跋扈,目無王法。

 害得耶耶重新劃分疆域時,費了好大一番勁才將其降王。”

 坐在他身旁的武后,將目光從天幕上收回,拿著手帕捂嘴笑道:“太宗陛下英明神武,豈會被區宗室難倒?”

 她美目滑過瑩白的天幕,眸底是不斷膨脹的野望,語氣卻輕柔溫和:“太宗陛下

 聽見後人讚美他,

 想必極為欣慰。”

 李治把玩著她的柔荑,

 不滿道:“朕看後人誇得太少,

 耶耶文治武功哪樣不超秦皇漢武?”

 後人竟不把耶耶排第一,

 毫無眼光。

 武后:???陛下,天幕未出現前,歷代可不願與他們並列啊!

 【唐太宗即位後,冥思苦想如何才能讓‘子孫長久’、‘社稷永安’的同時,也能讓君臣親親賢賢,以示天下至公,達到兩全其美的辦法。

 在詢問長久之策時,尚書左僕射蕭瑀大讚分封制,並表示魏晉不使用分封,所以國祚短絕,陛下試試分封制】

 天幕頓了頓驚歎道:【一個敢說一個敢信。

 總之唐太宗他翻遍史書發現:

 周天子用分封制和宗法,結合為宗王政治來維繫天下,享國祚八百餘年。

 大秦以二級郡縣制號令天下,結果二世而亡。

 大漢以郡縣+分封模式,享國祚四百餘年。

 ……

 無論何種模式,總分不開貴族、官僚兩個基本盤。

 既然如此,何不改良北魏世襲刺史制度,將貴族與官僚政治結合在一起,作為維繫天下的新秩序?

 唐太宗覺得這個想法很好,非常好,於是興致勃勃地向朝臣賣安利】

 漢

 他大漢也不靠分封維繫四百餘年啊!

 劉徹疑惑:難道東漢分封了?

 不可能!

 他立馬推翻了分封猜測,朝廷深陷諸侯之苦,難道劉氏子孫還不知道?

 自高祖以來,他們漢家幾代天子都在削弱侯王…劉徹拂袖展臂,輕輕地靠在軟枕上,眼眸掃過天幕:唐太宗不怕大唐也來個‘七國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