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2 章 龍鳳豬完

 【衛青霍去病誰害的?】

 成了!

 劉徹等人重重地吐出口氣,根據上兩個講解經驗,他們明白天幕即將結束,可是他們心中最大疑團還未理清,於是眾志成城地呼問天幕:衛將軍及霍小將軍到怎麼是怎麼沒的?

 特別是霍小將軍,一定是被人謀害!

 幸好,幸好天憐大漢,他們的疑問被天幕捕捉,至少能讓他們提前保住兩位將軍!

 畢竟有衛霍將軍在,戰爭成本低啊!

 衛青&霍去病:問自己死因怎麼覺得怪怪的?

 天幕聲線微微沙啞,語氣透出幾分詫異:【誰敢害衛青霍去病?

 漢武帝嗎?

 不可能!

 知道‘長平桓桓,上將之元’的背後代表的是什麼嗎?

 對外:首創匈奴,讓左賢王避戰,打斷右賢王脊樑,保證大漢軍事戰果下限!

 對內:鎮壓國內謀反諸侯王,史書記載:淮南王認為:要謀反先要刺殺衛青,否則永遠不可能舉事成功!】

 或許是快到結束,天幕語氣也變得隨意起來:【其他派系設計加害的嗎?

 更不可能!

 漢武帝很保護衛青,有位叫寧乘的官員,他為衛青分析,將軍受寵是因皇后,而如今宮中受寵者是王夫人,為保權勢將軍該贈金親近王夫人才是。

 衛青認為他講得很有道理,自己是騎奴出身,與他人相比實在好無根基可言,是該贈金聊表心意。

 結果漢武帝一看,衛青給五夫人送雙親五百金祝壽,立馬知道有問題,原話是:大將軍不知為此。

 指衛青沒有這種善於鑽研的頭腦,不可能做出這樣的事。

 於是問衛青:愛卿,你咋回事?還送起禮了?

 衛青老實巴交地說了,漢武帝便封賞寧乘為都尉,轉頭就將人送到東海吹風,主打一個:別來沾朕的大將軍!

 所以誰敢害衛青呢?】

 唐

 漢武帝想要衛青做他純臣啊!

 想到衛青曾數次力推主父偃,漢武帝皆不舉用,當主父偃失望自行舉薦時,立馬得以重用.

 受天幕小人畫影象,李世民腦海中突然出現兩小人,一將軍小人圍著武帝小人,不停地賣力推銷:

 主父偃真的很厲害,你見見?

 皇帝小人雙手捂耳:不見不見!

 將軍小人再次賣力推薦:主父偃真的真的很厲害,你見見?

 不見不見!

 “哈哈哈”李世民忍不住笑了起來,後來漢武帝還假惺惺問主父偃:你之前都去哪了?怎麼不早些來見我?

 真是不就是怕衛青作為舉薦人,日後受主父偃牽連嗎?

 哈哈哈!

 “陛下你怎麼了?”

 面對群臣的關懷,李世民收起笑,握拳輕咳一聲,忍笑道:“無事無事,朕沒笑,朕很嚴肅。”

 群臣:行吧,陛下笑總比哭好!

 【至於霍去病他是漢武帝的投影,霍去病馳騁疆場,就是代表著漢武帝實現縱馬提槍,橫掃大漠的英雄偉願!

 你會殺你自己?

 李廣死後的次年,他的兒子李敢打傷衛青,衛青為其遮掩不欲使他人知道,但霍去病在狩獵時直接射殺李敢。

 不合法卻合漢時情理:你李敢在我手下立功封侯,卻打傷我舅舅,我霍去病不報仇算什麼好外甥?

 對於李敢的死,漢武帝下令:李敢被鹿角撞擊而死;

 這樣受寵的霍去病,誰又敢殺他?】

 明

 朱元璋見到天幕閃過一句‘霍去病衛青誰害的?’

 就知此句是漢武帝所問,他搖搖頭,心道:霍去病病死早有定論。

 當年霍光去世前,向漢宣帝求恩典,也是說兄長病死,希望可封霍山繼承侯爵。

 只是…漢武帝怕是不信,好好的人突然沒了,難免會想到有人不願衛氏坐大,於是暗害心腹將臣的陰謀上去。

 朱元璋等了半晌,也沒見自己疑問出現在天幕上,只覺得心中滾石,疼得慌。

 他大明到底怎麼了?

 【古時沒有抗生素、青黴素等消炎抗菌,很多病症都是無法醫治。

 以宋太宗舉例,他腿部受了箭傷,舉全國醫者也無法醫治,最後死於中箭併發症。

 更不說巫醫不分家的大漢!

 並且霍去病的千里襲擊的作戰方法,堪稱燃燒生命法!

 漠北之戰他率萬騎翻越賀蘭山,越過居延海(內蒙古境內),跨過小月氏(甘肅酒泉),到達祁連山(溺水上游),深入敵境兩千餘里,直插匈奴心臟。

 六天輾轉大漠千里,這是什麼行為?】

 天幕輕嘆:【並且西漢馬匹沒有馬鐙馬蹄,全靠人力兩條腿夾緊馬腹,時間一長腿部充血,容易造成下肢損害。

 所以霍去病可能死於積勞成疾、寄生蟲、破傷風、感染、受傷引發併發症等等疾病,都有可能】

 漢

 當天幕展出馬鐙圖樣時,衛青顧不得君臣禮儀,抓起御案上的毛筆,沾墨描繪,抗生素、青黴素是什麼他不知,但他知道馬鐙的作用,有了此物,去病作戰匈奴更容易幾分!

 劉徹沒在意仲卿犯上舉動,他雙眸死死地盯著天幕,心裡不斷問劉氏後人:怎麼得到抗生素、青黴素?

 怎麼得到抗生素、青黴素?

 ……

 可惜他的心聲連接不到天幕,挫敗地按住劍柄,不甘心地來回踱步,神情幾轉:消炎、抗菌.

 劉徹駐足轉頭對汲黯道:“制詔,令宮中方士及太常制消炎抗菌藥物,若有得朕賞!”

 要是方士研究不出來.

 他眉宇間盈蕩著幾分陰鷙,面上一片殺氣:那就給朕死!

 宋

 跟他同樣下令的還有大宋趙匡胤:“全力讓醫士專研消炎抗菌藥物,定要有的,否則按律處置!”

 趙光義瞧著‘宋太宗’三字,只覺全身心慌不安,驚疑地掃過天幕,難道他跟宋太宗有關係?

 【網上曾問:若衛青霍去病未亡,漢武帝會不會剪除他們?】

 天幕頓了頓給出肯定答案:【不會!

 君臣之間,除了權術制衡,主觀感情也非常重要!

 衛青從入宮到出征,陪伴漢武十年,他們曾一起縱馬踏田,被民追罵,也曾在上林苑進行無數次的漢匈軍事模擬,共同將暢想變成現實。

 霍去病是漢武帝親自打磨的明珠,是他意志的投影,也是他最驕傲,最有自豪的存在!】

 漢

 衛青霍去病頓首下拜:“臣出身寒微,幸陛下信任栽培,能遇陛下,是臣之幸也!”

 劉徹親身扶起兩人,感嘆道:“朕還記得你初來建章宮時…”

 主父偃默默地聽著陛下與衛霍二人憶往昔。

 想到自己流離失所的過往,聽到陛下問他為何不早來見他時的激動…在從天幕語中知道自己下場…

 他微微垂下眼簾,自己後悔為陛下獻計而死嗎?

 不悔!

 因為是陛下讓他做個人,成為大夫烹食五鼎,而不是像狗一樣死在某個地方!

 【所以我們才會看到衛青的功臣墓,無論是墓地面積還是封土高度,其規格僅次於漢武帝;

 霍去病墓地被漢武帝精心修成祁連山脈,用祁連山的石塊,雕成馬踏匈奴、臥馬、躍馬的石刻,來陪伴他的冠軍侯!】

 秦始皇&劉邦&李世民&朱元璋:無論怎樣,漢武帝與衛青霍去病是君臣相得啊!

 怎麼不讓人心生嚮往呢?

 天幕語氣越加隨意:【衛青霍去病墓陪葬茂陵,其位置不論誰見了,不得說一句一家三口?】

 原本正在感於漢家君臣情誼的眾人,突然就聽到天幕傳來歡快魔性的歌聲,凝神望去:三個小人在手拉手地唱著嘹亮的歌:

 漢武帝&衛青舉手:寶貝!

 霍去病回頭:啊!

 漢武帝挺胸得意:朕像太陽培養大將軍。

 霍去病疑惑發問:舅舅呢?

 衛青輕笑:我在匈奴地盤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