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6 章 龍鳳豬組合16

 劉徹一躍而起,拉著衛青,激動道:“仲卿,朕在位五十四載?”

 被拉住的衛青一愣,立即恭拜道:“賀喜陛下,天佑陛下得從心之年(70歲)!”

 宴上其他眾臣皆出列道喜:“賀喜陛下,天佑陛下得從心之年”

 69耶!

 朕要努力活動80歲!

 高祖剛才還歷壽(61歲),就宮車晏駕;

 漢文帝不惑過半(46歲),因身體癰疽而逝;

 先皇僅比大父多活兩歲,也是患病而亡。

 因此即位後到處尋找仙人,期待得以長生。

 後來少君下凡與他相會,言要成仙須要除恣情、體欲、殺伐、奢侈等身心慾望,方能解脫登仙。

 可他身為大漢天子,又怎麼能戒除五欲呢?

 他只能委屈地練‘呼吸六炁’;即:餐食六氣。

 食東南西北、上下方,吸日出、日中、日沒、夜半及天地之精氣;

 配合呼吸之法,將天地、日月之精華存入眉心、心口及臍下三丹田之處,才能閉死氣,開生山,方得長壽。

 想到兩位愛卿早逝,特別是去病,簡直讓他心疼。

 朕的冠軍侯啊!

 他執起兩人手真切道:“仲卿,去病,今後與朕一起,□□氣易精血,強壯身體,避免病患。”

 陛下竟然捨得?

 衛青怔愣時,就被自家外甥輕撞了下,回過神就聽見他大聲致謝:“謝陛下,我與舅舅就靠陛下了,我要替陛下征戰到花甲之年!”

 這小子!劉徹哭笑不得地拍了拍他:“待你花甲時,可還提得到槍?縱得了馬?”

 見陛下如此熱情侍衛青兩人,宴上臣深深低下頭,羨慕、嫉妒?

 據說李少君曾與安期生見過面,是神仙般的人物,又在宮中居住多年,陛下定學會長壽之法。

 陛下,你忘了還在宴上的我們嗎?

 我等亦是臣子啊!

 【而漢武帝的支出呢?

 賑災:

 因氣候變遷,漢武帝時期從溫暖期進入寒冷期,各種自然災害蜂擁而至,澇災、旱災、蝗災、冰雹、疫災、地震等災害多達25次;

 建元三年:春天河水溢於平原,莊稼被淹,糧食缺少到人相食。

 元光三年:春天河水改道,從頓丘東南流入渤海,摧毀沿路村莊良田無計數。

 元狩元年、二年、三年:連續水災,其中黃河河水決口濮陽,洪水漫延十六個郡,傷亡無法計數。

 元鼎二年、三年:山東、關東地區又發大水,波及兩三千里,數千人餓死,人相食;

 等等。

 其中元光三年的黃河瓠子口(今河南濮陽縣西南)危患最大;元狩三年關東水災花費最大。

 黃河瓠子決口,十萬人都堵不住,禍患梁楚地區二十三年後,漢武帝親自到黃河邊,命群臣官員揹負柴薪,填塞決口。

 又讓人挖出兩條渠道,再築成瓠子堰,才解決黃河大患】

 漢

 劉徹顧不上養生談論,聽

 到天幕例數出的災患,臉色猛地一抬頭:25次?

 殿內氣氛冷凝起來,張湯等人來不及取帛筆,直接單膝跪地咬破手指快速記錄起來。

 元狩三年連續水災,又正是大漢與匈奴對敵最激烈時刻。

 帝王威勢下,張湯額上汗漬滲出,緊張地嚥下口中唾液,不敢看陛下臉色。

 劉徹渾身肅殺之氣席捲全殿,激得群臣低頭避過陛下視線。

 黃河瓠子決口是怎麼回事,殿內眾人皆知。

 特別是汲黯,他還是親身參與者。

 當年陛下令他與鄭當發兵十萬,前往黃河設法填補決口,可決口補齊後又被衝破。

 後來再想堵塞時,被人攔住。

 為何不攔?

 劉徹底冷笑一聲,全然是因他有個好舅舅啊,誰讓大漢丞相的奉邑,在黃河以北的鄃地呢?

 這次黃河決口走向是往南,決口再次衝破水往北流,該怎麼辦呢?

 最好的辦法不堵啊!

 洪水氾濫關他何事?

 又沒淹著黃河北的是吧?

 為了不讓他下詔堵口,他的好舅舅田蚡告訴他:黃河決口是天竟,別再用人力去堵塞。

 而現在天幕告訴他.23年後黃河決口是他自己下令堵上。

 該死!田蚡竟買通了他身邊望氣者,欺騙他黃河決口乃天意,數年後天神自將天意回收,災患自破矣!

 他信瞭望氣者的話,才任大河橫流,不再堵塞。

 田蚡!深覺受騙的劉徹眸色森森,帶著徹骨的寒意自言自語:“你該慶幸你早亡,否則朕定夷你全家!”

 【而元狩三年水災,受災群眾上百萬,災情之大實在罕見。

 漢武帝下令開倉放糧,救濟災民。

 郡國縣城糧倉全空,仍都不夠賑濟百姓,又徵募豪富之家借糧

給貧民,還是不能救災。

 再加之洪水沖壞原地,無法安置百姓,漢武帝只能將貧民遷往河套地區,前後總共遷徙七十萬人,衣食都依靠官府供給。

 到朔方等地後,朝廷又要供給土地農具等物具,讓百姓能夠紮根當地,安穩下來。

 其中花費,數以億計,難以算清】

 所有朝廷聽到洪水漫地,神色瞬間肅穆起來:洪水、旱災等災害,哪年不發生?

 要是某年全國風調雨順,他們定要祀天以謝天神保。

 漢武帝面臨的水災,足以拖垮一個國家.遷徙百姓七十萬啊!

 他們輕輕嘆口氣:漢武帝大氣魄,換成他們,真拿不出如此海量錢財,也沒有新耕地可分貧民。

 漢

 劉啟臉色很不好,他想起先皇臨終前的四年,關中大雨連綿不斷,整整下了一旬有餘。

 雨勢過大,讓藍田縣暴發山洪,900餘戶人家被淹沒,後漢水暴漲8000餘戶被衝沒,整個藍田縣被毀於一旦。

 想起連續半月的忙活,他苦笑地搖搖頭,當初為了安置存活的藍田縣百姓,先皇與大臣宵衣旰食整月,才將他們安置好。

 不過他記起天幕

 曾言,有專門講解氣候的學子講述,不知他何時能聆聽神音。

 若有所得,那便是億萬百姓的福音啊!

 他低頭瞅著自個親兒,抬頭想道:天幕講述者為我劉氏後人,若能將徹兒送到後人處,學習十年該多好?

 可惜終究是妄想,他揉了揉兒子頭頂叮囑道:“別老打仗,記著休養生息。()?()”

 小劉徹眼睛眉毛皺成一團,捂臉哀嘆:“父皇,徹兒未來好辛苦哦!()?()”

 所以今晚能不能多吃碗醬牛肉?

 吃吃吃,朕又沒虧待你,就這麼惦記著吃食?

 侍醫講了,近日你虛火旺盛,需要清淡飲食,吃肉,想都別想!

 【還有修建各項水利工程,大工程就有6個,如河東渠、龍首渠等等,其他‘小渠及陂山通道者’不計數,漢武帝是秦漢兩朝中,建立水利工程最多的皇帝。

 更不提收復河套、河西,及西南、南越等地,也需要設郡建設當地,所以漢武帝打仗的同時,國內四處邊境也是各種大基建】

 宋

 趙匡胤抬手揉了揉耳朵,天幕所言的話詞,灌在他耳朵裡,全都化成錢。

 銅錢、銀子、黃金…都是錢啊!

 都說皇帝富有四海,可這四海也需要錢支撐,基礎的官道、邊境要塞、軍需裝備;

 賑災、修水利、馳道、給官員將士發俸祿.樁樁件件,那樣不需要錢?

 就算將農人榨乾也不夠支撐朝廷運轉。

 他長長地籲口氣:還是得發展商業啊!

 天幕不知道他的感悟,仍不緊不慢地念著ppt:

 【且不提漢武帝的私人愛好,文景兩朝留下的錢財,再來兩個倉庫都止不住花。

 賑災、對外用兵、設郡縣等等,大漢每處都需用錢,那麼如何搞錢,就成了漢武帝要解決的頭等大事】

 【但漢朝習慣的貨幣制度,又給漢武帝改革帶來巨大阻力。

 建國初期,漢高祖認為秦錢重難用為,讓民間自己鑄錢,規定錢幣重4銖,當秦半兩的價值用。

 因為這個錢形似榆莢,所以叫形似榆莢錢。

 但劉邦的政策,相當於放棄了對國家的宏觀調控,讓市場陷入野生經濟。

 劉邦願意放棄嗎?

 他不願啊!

 除了不明經濟原理外,他還遇到跟秦始皇一樣的問題。

 朝廷控制的15個郡縣,產生的銅量覆蓋不了整個大漢所需用量。

 與其讓諸侯王鑄幣增加實力,不如自己全面放開,既能得人心,又能讓民生恢復。

 於是全民參加的福利,讓物價飆升,一石米竟要萬錢,直接翻漲200倍,好傢伙,銅錢直接變津巴布韋,用來刮鞋板都嫌質量差!】

 漢

 聽到自己大名再次躍上天幕,手一抖,大塊的狗肉‘咕嚕’猛地被塞到喉頭,嗆得他眼角發紅。

 咳嗽半晌的劉邦,用袖子將嘴角擦抹乾淨,眉頭下壓“當時乃公能怎麼辦??[(.)]???$?$??()?()”

 大漢創立第二年,關中大旱糧食歉收,民眾飢難忍,賈商囤

 積居奇,抬高糧價,不賣百姓。

 朝廷該怎麼辦?

 他連帝王的同色馬匹都找不到,還能變出糧食?

 賈商要錢是吧?

 那他就讓全民鑄幣,民眾上山採礦鑄幣,天災之下總有人活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