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6 章 龍鳳豬組合07

 【於是才出生的‘建元新政’,就被竇太后一巴掌拍了回去。

 上任不過一年的趙綰、王臧下獄自裁;

 至於丞相竇嬰、太尉田蚡?罷職家裡蹲!

 漢武帝特意從魯地請來的賢良申公?從哪來回哪去。

 你問才即位的少年天子氣不氣?

 氣啊!他氣成河豚了好嗎?

 但他能怎麼辦?

 漢家自來倡導孝道,太后就是皇帝頭上的一座山!

 何況他幾月前為改革做鋪墊,向下詔提倡人倫孝悌,為推行儒家做準備。

 面對竇太后的詰難,他也不敢公然不孝,做出自毀長城的舉動?

 所以他只能安靜地看著祖母換相換御史大夫,甚至連太尉這個官職都被抹去,都不能發出任何聲音】

 漢

 劉恆皺眉,慢條斯理帝拿起絹布擦過嘴角,眸色幽幽地盯著天幕,啟兒到底年壽幾載,能讓猗房歷經三朝?

 孝道、諸侯王、權臣.幾項如大山壓頂,難怪啟兒身體不好,年壽不豐?

 半晌後他眼眸落到天幕大大的墨字‘劉徹’上,面上浮出幾分滿意之色。

 漢家天子不怕出錯,就怕畏懼困境不敢彈動,孫兒改革手段雖顯急躁稚嫩,但亦有可圈之處。

 竇嬰姓竇,應該是猗房親族,田蚡為孫兒外戚,兩人代表後宮兩方太后勢力,在改革時能幫徹兒分擔部分外戚宗室壓力。

 他垂下眼簾,嘴角微微勾出一抹笑意,兩人雖屬外戚,可又代表不同太后利益,徹兒只要稍微挑動兩人,此二人定然矛盾叢生,為權勢他們只能獻媚徹兒,以期用徹兒壓制對方。

 想到這,劉恆笑了起來,倒是一步好棋,可是他收了笑,操作得不好,也容易被外戚控制成為傀儡啊!

 猗房、竇嬰、田蚡……太皇太后、外戚等字眼,在劉恆腦海碾過,化出無數想法,又被湮滅於無。

 他冷靜地將絹布疊好,放進袖內,才抬眸望向天幕上列出的數條策令。

 罷了,孫兒諸事他無法幫管,能做的是幫啟兒減輕七國實力,讓他削藩時能更順手幾分,期望能延長啟兒幾年壽命。

 不過劉恆看著天幕上‘改易服色’四字,驚訝地挑起眉,漆黑的眸子閃過一絲興味,他這孫兒膽挺大。

 改易服色往往與‘五行德運’相關,關乎朝代正統及當權者的天命之言。

 也是向天下彰顯皇帝是承天帝所旨,親撫天下的手段之一。

 漢承秦制,雖為水德但五運不承秦德,徹兒改易服色是準備換五行德運?

 他緩緩踱步到天幕前,望著瑩白的微光突然笑出聲:他的好孫子是準備以禮挾制猗房?

 或者說,他想用儒家來打破朝堂崇黃老格局,再用儒家禮儀來收回君權?

 【竇太后拍劉徹的理由,也很理直氣壯:

 你行新政,老太太我不過問,反正國家大事有哀家把關,出不了大事由你折騰。

 但你竟想逼退哀家,自行決斷國家大事,還棄黃老重用儒家學士,改弦更張獨尊儒術!

 不行!漢家自來尊老子行黃老之術,不能讓你把帝國重事當兒戲!()?()

 況且你下詔讓列侯就國,那她的女兒館陶公主怎麼辦?

 ◢本作者南漳提醒您《秦皇漢武看我校歷史作業評選[直播]》第一時間在.?更新最新章節,記住[(.)]◢?◢♀?♀?◢

 ()?()

 難道跟著丈夫堂邑侯就國?()?()

 這更不行,哀家年老不忍分離之苦,你就當全了孝心,讓列侯別出京就國。()?()

 於是在列侯支持,及各方利益反撲下,儒家渴盼已久的復起之機,就跟劉徹一起被拍在沙灘上】

 漢

 劉徹嘴角微抽,非常想拍桌質問後人:你給朕解釋解釋,什麼叫拍死在沙灘上?

 他只是遇阻暫時蟄伏而已,與父皇大父所遇困境相比,他是戰略性撤退,保存自身的明智之舉,後人你明不明白?

 再則他用新政問策,是為漢家長遠計劃,只有拔出朝廷積弊後,才能對外用兵作戰。

 不改無為國策,怎麼應對朝廷內外事端?

 建元三年,黃河水漫平原各城,造成饑荒人相食;次年又遇乾旱,五年又是蝗災;

 連續三年大災害,黃老之術能解決?

 用清靜無為解決嗎?

 想到自己親政後的局勢,劉徹獰笑,好不容易熬走太皇太后,他的好舅舅又把持朝堂作威作福,肆意任命官員,奪他權柄,視他於無物。

 氣得他當場大罵:“你要任命的官吏已經任命完了沒有?

 朕也想任命幾個官呢?”

 這樣的好舅舅,想站到他頭上獨斷專橫,他怎麼能忍呢?

 於是只能挑動竇嬰與他結怨,再請他倆死一死,反正他們彼此仇恨不休,正好結伴前往地府,有過照應,也算朕對舅舅的孝心!

 劉徹漠然地掃過群臣,如今朝堂已被他料理乾淨,剩下的就是一洗恥辱,北上攻打匈奴了!

 【譚嗣同曾說過:‘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所以漢武帝的改革以流血告終,但也因流血而堅持。

 墊伏兩年後,漢武帝羽翼漸豐,再次在增加《五經》博士,把儒家再次推向人前,向天下宣誓:

 朕就是要破局改革,要破局,破局!】

 漢

 劉啟掃過天幕,看著怒視自己的太子,才發現兒子臉蛋被他捏得通紅,不能怪他誰讓徹兒臉蛋肉乎乎的,捏起來手感極好呢?

 見兒子眼眸閃著淚花,劉啟趕忙指著天幕轉移話題:“徹兒,來,朕為你分析你失政之因。”

 小劉徹頭一撇:哼!

 “哈哈”劉啟重新收斂神色,捧著兒子的臉嚴肅道:“漢家朝堂分外戚、權臣、諸侯,我漢家天子歷來讓他們相互制衡,來確保天子權利穩定。

 今諸侯已不成氣候,徹兒記住在權柄未收攏前,對劉氏諸侯不能橫掃殆盡,否則外戚權臣一旦聯手相逼,漢家危矣!

 徹兒,謹記惠帝下場。”

 惠帝落得血脈斷絕,無人後人祭祀,在地下也是孤魂野鬼,這就是行仁義的教訓!

 懷中的小劉徹抿起嘴點點頭,慢慢道:“父皇,你曾說過竇嬰身懷品德,可用但不能信。

 未來我抬他做丞相,也是借他是太后

 侄子的身份()?(),

 意圖讓外戚內部分裂矛盾?”

 聽他能分析到這兒()?(),

 劉啟臉色露出眼中滿意之色()?(),

 抬手輕撫兒子發頂3()?3♂?♂?3()?(),

 柔聲道:“是與不是,就要問問你自己了。”

 【次年竇太后去世,重返巔峰的漢武帝再次召開對策大會,野心勃勃地再次向世人展示升級版治國藍圖:

 古時先聖恩德澤被鳥獸,朕要求不高,讓星辰日月各司其職,山川溫和,不肆意霍亂人間就好。

 朕還要聖德溢向四方,要代表麒麟鳳凰的祥瑞浮顯世間,要讓河圖洛書圖出現在朕面前。

 那麼來吧!各位賢良,開始賣你們的安利吧!】

 明

 朱元璋滿臉地鐵老人表情,拿眼瞅過天幕,又低頭翻看案桌上的史書:

 天幕怎麼回事?

 漢武帝分明在詢問:

 歷代為何會有興亡治亂?

 該怎樣解決漢家積弊問題?

 怎樣保障漢朝強盛的長久治安之道?

 明明很嚴肅的國家戰略策問,怎麼在後人嘴裡,漢武帝成了不切實際的君主?

 講述的人真是漢高祖後世血脈?

 把先祖艱難奪權之路說成評書,尊重敬畏之心呢?

 不肖子孫!

 他掩上書冊斟酌半晌,遲疑地兒子們:“你們說會不會有咱們朱家子孫講述課題?”

 朱棣等人面面相覷,撓了撓頭,不確定道:“或許有吧?”

 自從知道後世劉邦血脈多達千萬,他們兄弟幾人已經決定:

 每人生八個,子傳孫,孫孫無窮盡矣!

 一定要讓後世姓朱的人,全是他們的血脈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