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 龍鳳豬組合

 這些日子,各朝歷代都在尋找天幕上,說出讓人振聾發聵的聖賢者,皆想聆聽聖人之言。

 而漢董仲舒大儒將自己半於房內,細細嚼著‘生天下者,天下德之,殺天下者,天下賊之’中蘊含的聖意。

 自秦亡後,天下重歸戰亂,各學派都在反思,天下四海為何會變得這樣?

 追古溯源,他將秦崩歸為皇帝權覆天下之力所致,若當初有制約秦皇的權力,或許天下不會再起戰亂?

 因此在漢帝需要帝國中心思想理論時,他以‘大復仇理論’為漢提供對外戰爭理由時,也用‘天人感應’之說,將天權立於皇權之上,使皇權不被天子隨意指使,使其對天心存敬畏,收斂行使天下的權力。

 可隨著天子近年不斷集權,他發現天權似乎不能制於天子,有了秦前車之鑑,漢皇權柄的膨脹他很憂心。

 ‘皇權天授’似乎也不能阻止天子威蕩天下。

 直到天幕出現,道出‘天下德、天下賊’之語,讓他有了新的感悟,其義似乎能補全他的‘天人感應’,可要怎麼將這句話的意思,無痕加入並讓漢帝接受呢?

 董大儒望著竹簡上的十六字發起了愁.

 而較為靠前的朝代想找出‘為天地立心為萬世開太平’的賢者,可惜自領者有之,辯經下妖照鏡遁了原形,一時間各帝王皆嘆息:憾賢者不在朕朝野!

 武周

 太平公主穿著按照天幕西方樣式,製作出的荷葉裙,在武則天跟前旋轉一圈,拉著她的手撒嬌道:“母親,好看嗎?”

 早已鬢絲髮白髮的帝王,笑意盈盈地望著她:“好看,豆綠襯你”

 俏綠夾金的裙裝裹住太平豐腴白皙的身軀,微風拂動,撩起開襟紗衫,凹凸有致的曲線若隱若現,腳下荷葉似的皺褶如碧綠水波,行走間更顯身姿百態,與唐服相比,別有一番風味。

 雖有些不適應全身緊裹的服飾,既然穿著美,太平公主也能忍下,歡歡喜喜地坐到武則天身旁,依偎在母親肩頭抱怨:“不知天幕何時再出現,要是能多現後世服飾多好?”

 話剛落音,殿內就出現一塊熟悉的黑塊,母女倆一愣,天幕怎麼落到殿內?

 天幕再次出現,讓眾朝君臣肅穆以對,不知此次後世又要講解些什麼?

 只望別在言天命皇權之類的要命話題。

 耐心地等候約一炷香後,畫面微閃,壯闊的音樂傾瀉而出。

 畫面上出現如海洋般廣袤的森林,綠意旖旎,在天空映襯下一條碧色河流蜿蜒其中,遼闊寧靜,讓人見之心曠神怡。

 秦始皇踞坐上首,看著鏡頭緩緩推入森中,展現出他從未見過的原始森林:無數鬱鬱蔥蔥的樹枝,鋪天蓋地地遮擋陽光昏暗的林中偶爾傳來一聲細微的鳥叫,孤零零地在叢林中傳蕩。

 幽暗陰森的樹林中,眼尖的君臣發現某樹幹微動,看清何物後,眾臣呼吸一窒,樹幹上聳動的居然是蛇!

 隨著蛇身的現形,溼膩墨綠的巨蛇讓君臣頭皮發麻,當腰粗的蟒蛇張著猩紅利嘴彈射而來

 膽小的臣癱坐在地,大口大口喘息.‘呼’幸好此蛇不似金龍那般顯世,否則

 想到自己被巨蛇纏身,秦始皇滿臉拒絕:龍可以,蛇再見!

 望著數丈長的巨蛇自樹幹旋入水中消失,眾人皆悄悄鬆了口氣,接著天幕速度加快:

 將水牛撕成碎片的尖嘴魚,渾身帶有電母的長魚,長著圓點,眼眸冷酷的斑豹還有看似無害卻又食人的藤蔓.

 大將軍王翦嚥了咽口水,垂在身側的手不由自主地虛握,他在五國前都不曾心有懼意,可面對天幕陰森恐怖的暗色,卻莫名有了怯意

 終於天幕傳來聲音【亞馬遜森林是當今世界上最原始、最大的熱帶雨林,有絢麗多姿的植物,弱肉強食的動作,如果把它看作人類王國,你該如何治理?】

 秦始皇一愣,女聲?換人了?

 不過如何治理這般危險的國度?他低下頭來,雨林看似平靜,實則步步殺機,猶如他才即位時,各種重重刺殺、壓制、控制.都向他襲來,該如何治國?

 以刑威之,以法治之!民守法紀,開疆拓土!定萬世之基!

 漢帝劉徹手捂住胸口,緩緩平復剛才受到的驚悸,聽見天幕問言,在心底默默道:以儒治民,以法治國,鎮壓敵勢,堅我漢家聲威!

 如何治國?

 李世民一愣,隨即一笑,後世之風如此開闊?竟可當眾言治國?

 他今登基不過三載,能做的不過是:民為貴,重農耕,善納諫,使大唐休養生息後,讓國民文武有德而已!

 對於天幕所問,各朝代帝王皆有不同回答,只是都不解意,後世人問這問題做甚?

 【兩千多年,有位帝王在天下歸一後,中央實行三公九卿,地方代以郡縣制。

 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貨幣、度量衡’的初步治國政策,做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聽到種種國策,秦廷瞬間振奮,天幕

說的是誰?

 他們陛下!

 陛下是誰?

 天下之主!

 他們是誰?

 陛下之臣!

 陛下成為千古一帝,豈不意味著他們亦是千古名臣?

 還未等歷代眾人有所反應,天幕突現幾行熟悉的字體:

 【姓名:嬴政

 民族:華夏族,秦朝人

 別名:祖龍、秦始皇;

 獲得成就:千古一帝;建立皇帝制度;統一六國

 愛好:收集強迫症,手辦愛好者,修仙】

 論呈喜事,中車府令趙高永遠在衝在第一線:“陛下聖明傳於後世,臣賀陛下,賀大秦!”

 激奮的眾臣緊跟而上,紛紛拜伏:“陛下聖明傳於後世,臣賀陛下,賀大秦!”

 而丞相王綰等人,內心卻是苦澀:難道郡縣制真比分封制好?

 天幕上的影像雖與他本人只七成像,但‘千古一帝’四字,讓始皇忍不住嘴角上揚,縱然他知後世早已改弦秦策,秦亦未傳萬世,可面對千古一帝的稱號,哪個帝王不喜歡呢?

 漢帝劉徹就很喜歡,偏偏的‘千古一帝’的人不是他,頓覺心酸不服氣!

 回想史書秦制種種,不由得臉色變得難看,撐在案桌的手甚至因太過用力,條條似蛇的青筋凸現,讓群臣注目。

 他不理解,但非常震撼!

 秦殘暴而亡,居然能配千古一帝?

 按此道理,他漢家高祖文帝及公父,讓天下生民休養生息,使華夏續存,豈不是萬古一帝?

 他的想法跟老祖宗劉邦同步,正朝議呢,天幕‘啪嗒’一聲出現眼前。

 出現就出現罷,漢家君臣樂呵地同觀亞馬遜雨林也行,誰知天幕話一轉,用‘千古一帝’將他們砸了個懵!

 “千古一帝”劉邦咂了咂嘴,眼底掠過一絲陰翳,環視殿下沉默的群臣,哈哈大笑地一拍大腿:“乃公倒要看看後世怎麼說?秦暴虐使民不聊生,怎會評其千古一帝?”

 秦失天下,他劉邦力勝項羽得天下,身為赤龍化身,乃承天命立漢,是再正統不過地繼接天下,代天牧民。

 若非秦使天下惶惶,百姓怎會認漢不認秦!

 唐.李世民頭頂問號,疑惑望向左右:秦始皇併吞天下,平一宇內,功業已大,但秦祚不過十五年,後世卻言‘千古一帝’?

 此言未免太過虛張不實,秦治百姓,民不聊生,百姓之苦豈容忽視?

 明.朱元璋皺起眉:“歷代君王為最者,唯太宗皇帝,英姿蓋世,武定四方,貞觀之治,式昭文德。怎麼會是秦始皇?”

 其他歷代皇帝的不解疑惑,都影響不到秦先祖的笑臉,嬴渠梁(秦孝公)被驚天之喜衝得半晌回不過身,直到商鞅賀聲響起,才恍過神,目詢商君,他秦.真的統一天下啦!

 得到愛臣確認點頭,秦王騰身而起,衝到商君跟前,語氣難掩激動:“商君.成了,變法成了!”

 秦才經原木立信,舉國上下皆反變法,他與商君抗住巨壓,只為秦變強,而今天幕所言,他們的舉動是正確的!

 秦終於.統一天下了!

 商鞅亦是亢奮不已,他畢生理想,施展所才,在秦盡皆實現!!

 稍稍平復的君臣二人,挨在一起不停地討論著嬴政畫像:

 “眉毛像,一看就是秦氏孫兒”

 被君上注視的商君:狠狠點頭表示贊同!

 君王又贊:“嘴巴像寡人,商君你說是不是?”

 數次被點名的商君:.夠了!

 嬴稷(秦昭襄王)盯著天幕上嬴政二字,猛地一拍大腿,天佑大秦也!

 天幕消失當晚,他半夜醒來,趁黑摸到九鼎處,回想夢中思緒,默然無語。

 九鼎承載王兄血肉,也承著秦歷代期盼,而今吶,無數日夜,先輩之志,在後世口中,終見曙光!

 翌日他便召武安君白起,讓他國將秦國質子全數接回,他不知統一天下的兒孫是誰,但只要是嬴家兒孫,先接回國再辨其才就是!

 沒想到吶,遺留在各國的質子剛回秦,天幕就揭露答案是誰,嬴稷再次拍腿慶幸,幸好他動作快!

 否則不就毀了他秦國大業?

 再次瞄了眼統一六國,千古一帝幾字,嬴稷笑眯眯地吩咐侍從:“來人,將公子政給寡人帶來!”

 寡人要好好看看寡人的好孫孫!

 【秦採郡縣制,是把周時代諸侯的國、大夫的家演變成了郡、縣,將諸侯及大夫降成了皇帝的臣。

 讓皇帝不再是象徵意義的天下共主,而是成為實權的帝王,真正令行天下,讓天下以帝王的意志來進行塑造治理。

 用學術的話來講,就是中央集權。

 畢竟有了高度集權,才能調動資源救治因自然災害異象,才能舉國之力做更多工程,抗外族馬蹄南下!】

 天幕一段話讓眾皇帝露出微妙的表情,只有登上御座,才知天下盡掌手中的快

\感,萬民敬拜,雕塑萬里江山,其中萬丈情感,非皇帝不能解也。

 否則漢高祖怎會出發:吾乃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