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溜豬 作品

24.第 24 章 菸廠VS賠償

現在天也還早, 但杜娟走的時候已經沒什麼客人了。




樓小喬看了看天色,看了剩下的存貨一眼,乾脆往捲菸廠那邊去。




剛才要不是有青菜“引流”臘肉不會那麼好賣, 樓小喬乾脆回去了一趟,又運了幾個大袋子的青菜上車,依舊是三十斤臘肉跟差不多重量的青菜的搭配。




五六十斤重的人坐在上頭沒什麼感覺, 但同樣重量的菜放在上頭,是死沉死沉的,一路過去樓小喬是十分的小心。




等到了捲菸廠門口的時候,外頭依舊沒什麼人。




因為快過年, 外頭到也沒有人出來擺攤, 樓小喬開始收拾東西。




這個廠子在後來也是很有名的, 能進去的大多數都是靠接班, “接班”是個很有年代感的詞兒, 一個崗位空出去, 才能讓家裡的晚輩來頂崗,能接班的都是家裡面最寵愛的孩子。




如今的香菸廠規模還沒有後世那麼大,聽說菸草集團才是系統內最好的單位,當然這跟賣臘肉的樓小喬沒太大關係。




樓小喬把車停在菸廠前頭, 縮著脖子跺跺腳, 見有人出門, 就開始吆喝——




“青菜青菜,下雪了路不好走,青菜送到家門口啦......”




菸廠規模很大,光流水線的職工就有上千人,加上別的部門的人,足足有幾千人之多, 住在這裡的自然就是菸廠自己的職工,大過年的大家也都出來覓食,一聽到有人在吆喝,就有人往這邊走來,見到是賣青菜的,馬上就有人問價格。




青菜自然是這個季節最熱銷的,當季蔬菜就是紅菜薹,因為產量少,樓小喬把價格也定的比較貴,八毛一斤,白菜蘿蔔青菜還是原來的價格,買臘肉送蒜葉,捲菸廠並沒有受到大環境衝擊,收入也比較穩定,買起東西來也比印刷廠的工人們更大方些。




“喲,你這生意真會做啊,竟然搞到我們廠門口來了。”有個大嬸伸出大拇指來,誇了樓小喬一嘴:“有頭腦,不錯的,年輕人肯吃苦,以後大有可為。”




樓小喬衝她笑了笑:“大冬天的誰不想窩在家裡頭,我也是沒辦法,家裡有兩個孩子還要念書呢,阿姨您買點青菜吧,剛剛從地裡摘下來的新鮮的很,這個天氣你們去菜市場也不容易,我這裡都有啊,臘肉也有,一起搭配著來,葷素都齊全了。”




她說話可比一般做生意的人靈活,看上去竟還是個有文化的,這樣的人在當下來少見。




出來買菜的這些人,其實也算是正規大廠職工了,跟有文化的人打起交道來更是多了幾分尊重,有幾個買完了菜,就去看臘肉了。




剩下的臘肉也不多,樓小喬一一報了價格,這邊的人倒是沒有說出嫌貴的話,只是有好幾個都想買臘腸,見沒有也會買些臘肉,剛好跟買回去的白菜蘿蔔燉著吃。




“下回來多帶點臘腸,我想買臘腸。”有人說。




“是啊,再說了這些肉也太肥了,有瘦一些的更好。”




樓小喬是長了些見識了,不枉今天來這一趟,剛才在印刷廠,多少人嫌臘腸太貴了不捨得下手的。




“臘腸各家各戶也灌的少,我也想多收點,人家都不肯賣。”樓小喬笑著招呼:“這些臘肉也不錯的,炒胡蘿蔔吃就是要這種肥一點的,或者燉豆乾兒也不錯。”




她推薦的方法是好,上回她自己用了點臘肥肉炒胡蘿蔔,那味道簡直絕了,不過家裡孩子還都太小,她不敢給孩子們吃太多臘肉,於是很少做。




聽她這麼說,可能有剛好喜歡吃胡蘿蔔的,買了一斤兩斤的,準備回去試試。




真賣起來,一二十斤臘肉很快就能賣完,眼看只剩下五六斤,樓小喬的心裡打起來小算盤,準備著晚上回去繼續收點肉,心裡也美滋滋的,這生意也不知道能做多久,但就抓住這段時間,掙的錢也比以前要多太多了。




這樣想著,樓小喬臉上的笑意就更盛了。




樓小喬帶的菜跟肉都不多,客戶卻是很多的,一個兩個的賣,不多時已經賣的只剩下幾根臘排骨了,一把紅菜薹,一把青菜,大白菜跟蘿蔔還是受歡迎,如果下回還賣蘿蔔,得搭配臘牛羊肉一起,今天很多人還問起這兩樣了。




臘肉青菜都不多,一般人也不會稱幾兩肉,其實沒賣幾個主骨,肉菜就剩的不多了。




“你們說的賣臘肉的在哪?”有個胖乎乎的大嬸過來,擠開了人群往裡頭衝,兩眼見到臘肉發光的開口:“臘肉呢臘肉呢,還有多少?”




天氣冷,她也不想跑太遠,一聽鄰居說大門口有人賣菜,忙不迭的就跑了出來。




樓小喬看了框子裡頭一眼,把僅剩下的臘排骨都拿了出來:“就剩下這麼多了,您儘管挑。”




排骨賣的並不是很好,但那個大嬸卻不介意:“多少錢一斤?”




樓小喬:“臘排骨十塊,紅菜薹八毛,青菜三毛錢一斤。”




菜都剩不多,吃兩三頓的是夠的。




這種鬼天氣,連食堂都懶得去了。




大嬸很豪氣:“行,都打包了一起賣給我吧。”




樓小喬心頭一喜,很乾脆的把揹簍一倒,東西全都給掀到了塑料袋裡。




稱重,付錢,看來今天能早早的回到家裡去了。




————




今天天氣不好,原本劉菊花還以為要走上好遠才能買到菜,結果一出廠子就把菜賣齊全了,回到家的時候還挺早的,一進屋她就覺得暖和,把剛才買來的菜放在桌上,現在回憶起那女人的樣子,感慨一下農民掙錢真是不容易。




她自己也是農村出來的,要不是運氣好剛好趕上了招工,過的就是這樣的生活。




張讓正在收拾行李,不料他媽這麼快就回來:“沒買到菜?”




劉菊花指著那堆臘排骨說:“帶去滬市吧,小錦喜歡吃。”




小錦是她孫子,只可惜孫子長這麼大她就見過一次。




她知道兒媳婦看不起自家,嫌棄他們家是鄉下人,但為了兒子她也忍了,買房的時候更是掏出家裡的全部積蓄,就對著孫子想想,劉菊花這一口氣也只能嚥進肚子裡。




要不說是親孫子呢,小錦從沒吃過老家做的飯菜,可那年劉菊花給他做了臘肉,帶他去吃米粉,這些都是張讓小時候很喜歡吃的東西,小錦也一樣喜歡,她還讓張讓帶些臘肉回滬市,誰知道兒媳婦全給扔了,說臘肉不健康。




什麼健不健康的,老家的爺奶吃了一輩子臘肉罈子菜,不也好好活到八九十了嗎?




張讓哭笑不得:“媽,你買些做什麼。”




劉菊花說:“你看看這臘肉,都是農家豬,好得很呢,前幾天你不是還唸叨著大過年都沒臘肉吃了嗎,回頭你自己做給小錦吃,別管娜娜說什麼,你也是個爺們兒,家裡頭的事多少也要有點自己的主意,吃個東西還要她批准,搞不搞笑了你。”




在外頭很不容易,吃到家鄉口味的機會就很少,而且一年才見上一回,臘月二十幾才到,昨天就非得打電話過來喊人趕緊回去,哪有這樣當人兒媳婦的,孫子不讓見,兒子也不讓回了是吧。




張讓沒答他媽說的這話,嘴巴張張合合,有些話沒說出口去。




這些肉說多也不多,也就幾斤,已經很久沒吃過臘肉了,張讓還挺掛念那個味道的,這些排骨都是瘦的,小孩子應該會喜歡。




“這裡的我挑上一點帶走,剩下的留給你和爸爸吃。”反正過不了多久他就會回來了。




“我跟你爸想吃怎麼吃不著?”劉菊花心疼兒子,也心疼在外地的孫子跟兒媳婦:“我在老家想吃就買了,你在外頭能吃上一口不容易。”




“行行行,您說怎麼樣都行。”




“我當初就說了,你畢業以後回咱們新都來,我跟你爸隨便內退一個,讓個崗位給她,偏娜娜不同意,不是我說你,什麼事兒都能聽她的?”劉菊花嘆了一口氣:“菸草這個行業,以後想進還進不了了,等我退休了,這個職位就白瞎,都便宜別人了,回頭你好好跟娜娜說說,咱們新都哪裡不好了,好賴也是個省會,趁著你爸爸現在還在位子上,你回來還能得個好崗位,我可聽說了,集團上頭今年也要招幾個崗位。”




她知道娜娜一直鬧著要出國,去什麼日本美國的,為了這事沒少跟兒子鬧。




張讓自己是哥警察,這些年在外頭也做出來些成績,平調回來就行。




也就是兒媳婦娜娜的工作需要安排,劉菊花現在在捲菸廠的工會,做的工作也輕鬆,待遇卻是不錯的,她現在身份是幹部,但也快要到退休的年級,眼看著自己退休了以後,崗位也就流出去了,劉菊花的心情就不那麼美好了。




這話她說了多少字,張讓的父親現在在位子上也能使上力,娜娜如果這個時候回來,肯定能安排上不錯的崗位。




但兒媳婦就是捨不得離開大城市,寧可進了個快破產的單位,也不願意來捲菸廠,劉菊花心裡都堵得慌,早知道多生個孩子就好了,別人家有幾個孩子的,為了接班的事能打破頭,哪有這樣的糟心事。




如果有早知道,就不讓兒子去那麼遠的地方讀書。




結果兒媳婦嫌棄這邊,一次都不肯來,每年她都是大紅包打過去,紅包招收不誤,別的面子卻是一點都不肯給的,孫子更是想見都見不著,上回孫子回來,也就只讓他在家住了三天。




往年兒媳婦不讓帶臘肉過去,今年她就非要帶上臘肉,憑什麼要她兒子什麼都聽那家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