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生水起 作品

第1345章 大規模量產


                 五分鐘,這是什麼概念?

  如果按照醫械廠之前的工作規模,這個造影內核要想組裝完成,至少需要三名工人合力,兩個小時才能完成。

  單單是從效率上來看,智能機械臂的效率已經不能說是遠勝工人了,簡直就是極致的碾壓,連一絲比較的必要都沒有。

  “天哪,這臺機器有這麼高的效率?”

  林小蘭也是頭一次見識到這種機械臂的工作效率,頓時也是驚得合不攏嘴。

  林曉軍和張研究員對視一眼,二人心中都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同時,二人也明白,這東西將會成為劃時代的產物。

  智能機械化的生產車間,將會達到怎樣的效率?

  儘管機械臂需要人工維護,需要大量的電力供給,但這都不是什麼難以解決的問題。

  在效率和成本上,它已經遠遠地超出了傳統人工的速度,因此,無論如何,這必定是一款成功的產品。

  “量產。”

  陳鋒沉默許久之後,開口只說出了兩個字,那就是量產!

  很快,首臺智能機械臂成功運行的消息,也傳到了北城市政府這邊。

  胡曉生拿著這份報告去找雷鳴,將報告交上去後,笑道:“您看看,這機械臂的效率還真挺不錯啊,比人工快多了!”

  因為呂鵬一開始忘了計時,後來眾人又專門再測試了一次,最終得出的確切數據是,智能機械臂完成造影內核的組裝,耗時只有四分十五秒。

  “這是人工效率的二十倍不止啊。”

  雷鳴也著實有些驚訝,他也是從基層一步步地走過來的,也進過工廠,當過工人。

  機械化對他而言,甚至是對整個華夏而言並不是陌生的詞,因為在農業和重工業上,機械化早已經大量應用,並且收效卓越了。

  可是,任誰都沒有想到,在製造業上,智能機械化產生的效益竟然會如此恐怖。

  “一臺機器,就能頂得上三個熟練工人的工作量,的確是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