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邊城 作品

第九百七十章孔氏臣服

這一回,宋癢十分的果斷,當朝送上了辭呈之後,他便直接摘了官帽,跟著向座在龍椅上的宋英宗趙曙直接磕了三個響頭,是起身就走,十分的決絕。



宋癢離開了,這一次趙允讓並沒有阻攔,一個人的心都不在這裡了,就算是留下來又有什麼用呢?



「就由賈相公兼任三司使之職吧。」考慮了一下之後,趙允讓開了口。



同平章事也就是宰相賈昌朝聞言先是一愣,跟著就是一步站出,手持白玉芴板道:「臣遵旨。」



賈昌朝原本是曹皇后的人,也曾是趙允讓的盟友。但隨著仁宗被刺殺身死,曹皇后也被軟禁在了後宮,他的靠山就沒有了。他便只能臣服於趙允讓父子的yin·威之下。



不像是宋癢,他是一心為國,誰當皇帝他都認真當差,這樣的人反倒沒有那麼多的羈絆和考慮。相比之下,賈昌朝就沒有什麼主自權,如今趙允讓點了他的名字,他哪裡還敢不接。



倘若真不接的話,惹怒了趙允讓,怕是他就會吃不了兜著走。



大朝會散去,依然還是沒有找到什麼有效的解決事情的辦法。只能先走一步看一步,倘若是可以把龍軍抵禦在外,接下來或還可以行和談之事。



所有朝臣都是一臉難看的回到了府中。



洐聖公府。



孔宗願今天也去參加了大朝會,且還在朝堂之中得了新的旨意,便是整合趙宋所有的讀書人指責龍始帝蘇石的不是,藉此來施壓於對方。



趙允讓之意,是想借讀書人之口,借輿論大勢壓迫蘇石低頭,考慮和談之事。



做為孔氏家主,當代的洐聖公,孔宗願接下了這個任務之後,回府的一路之上都是雙眉緊皺在一起。



孔氏,之所以能夠延續數千年,其根本原因就在於他們識時物。



他們知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道理。



也深知什麼叫做盛極必衰的道理。



縱看華夏曆史數千年,不管哪一個朝代,曾經多麼的輝煌,可最終還是避免不了被取代的下場。



和平時代,孔氏甘當讀書人之表率,且儘可能借用自己的影響力滲入到朝堂之中,為自家謀利。



戰爭年代,他們也能審時度勢,關鍵時刻肯於放下一切,退出朝堂,只當自己是一個讀書人,隨後靜等著朝代更迭的到來。



按照以往的經驗,現在的趙宋危矣,孔氏應該做的就是回到故土,說是養精蓄銳也好,說是靜觀其變也罷,總之他們到了應該低調與蟄伏的時候。



道理孔宗願是明白的,可問題是現在他想退也退不出去,一切都是因為其堂弟孔常在曾與李唐打的火熱,且還被朝廷所知。



按說,孔氏兩面下注也是生存之道的一種,算不得什麼。可壞就壞在,事情暴露了,且現在的李唐已經被蘇石所滅,那他們就比較尷尬。



趙允讓更是以此來說事,要求孔宗願一定要在此時做一些什麼,不然的話,嘿嘿,那就對不起了,新帳舊帳我們一起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