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邊城 作品

第九百五十七章 用人之法

“唉,李大人這是何話,如今高麗、遼、蠻蒙與西夏,包括你們李南和扶桑在這裡的軍隊都被龍軍給滅了,那你認為接下來趙宋軍隊能擋得住龍帝國天軍?老夫此舉不過就是順應天意而已。”文彥博煞有介事般的說著,其一臉的正氣,不知道的人,還真以為這是一個棄暗投明的明智之人。



可實際上,這不過就是一個投機者,一個牆頭草。眼看著趙宋大廈將傾,為了自己的安全,而不顧一切之人罷了。



李南被抓了,連帶文彥博也被一併帶走,跟著不久,就被呼延慶的第四軍給送到了蘇州城,蘇石所在之地。



蘇州被拿下之後,龍軍並沒有就此停下前進的腳步,而是分兵直奔北面的常熟城以及東面的崑山城,那裡也是李唐之地盤,在那裡也有少量的李唐軍隊。



打蛇不死反被咬的事情,蘇石是絕對不會去做。



他要做的,就是面對任何敵人,不動手則已,動則要一棍子打死,方為解除後患之舉。



在城內的蘇石,得知李南和文彥博被送來之後,僅僅以一句知道了,便將事情放在了腦後。



一個小小的李南而已,既然是抓住了,自然是要殺了。稍後會在蘇州城開公審大公,宣佈李唐的一些惡行,那時,包括之前被俘的李寒還有這個李南都要被公審,然後根據他們的惡行當眾行刑。



一個要死之人,去注意他做什麼?在這樣的身上,浪費一



絲的精力都是對生命對時間的不負責任。



至於說文彥博,蘇石一直以來就沒有什麼好印象。



明明生在一個強大的國家,卻總是想著以和談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這不就是避長揚短之舉?



談和非就是不可取之道,可先要看自己的實力如何。



倘若自己的實力原本就比對手強,還想著要談和,那就是誤國之道,非是可取之路也。



趙宋建國數百年,並非沒有強大的時候,也不是沒有可以崛起的機會。但就是因為文彥博這樣的人出現,硬是讓大好的機會從手中流逝。最終,等到趙宋實力孱弱之時,敵人便有了乘虛而入,滅了他們的機會。



說到底,文臣取和,武將主戰,原本就是歷史的一種規律。文臣會有這樣的選擇,也是因為他們多數人是貪生怕死所致。



生怕打仗之後會影響到自己的生活質量,這才能和就和,這才會把大好的形勢付之一炬。這樣的人,又怎麼可能討得蘇石這個強硬派的喜歡?



若非是這一次文彥博立下了功勞,蘇石都是要治其罪,甚至貶為罪籍也實屬正常。那現在不追究對方的責任便是大善之舉,又怎麼可能還會提拔重用於他。



文彥博並不知道蘇石的想法,他認為這一次自己立了功勞,怎麼也可以得個一官半職吧。



再說了,自己怎麼說也是學富五車之人,棄之不用,豈不是屬於浪費。正是有此自信之下,文彥博眼見



著連過了幾日,自己依然還是沒有得到任何的任命之後,不由就著急起來。



這一日,得知富弼來到了蘇州城要向龍始帝蘇石彙報地方的一些工作時,他便直奔富弼臨時休息之地趕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