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邊城 作品

第八百九十五章 找到張儉

天武二年六月。



遼國上京臨潢府西面的饒州長樂城之外,契丹、蠻蒙、趙宋三國聯軍共八十萬大軍兵臨城下。



長樂城內,城樓之上,遼兵臨立。



遼國大將軍蕭孝友親立於城樓之上,指揮著將士們做著守城的各種準備。



二十萬遼軍,外加從前線逃回來的原耶律仁先部下的三十萬人,共計五十萬大軍全部用來守城。



以五十萬對八十萬,但考慮到自己是守城的一方,蕭孝友心中還是有些自信的。



可惜了耶律仁先八十萬大軍,兵敗死傷逃走五十萬人,只是回來了三十萬人,若非是如此的話,在加五十萬大軍,蕭孝友都有信心,以遼國之兵戰三國也是絲毫不懼的。



雙方嚴陣以待,攻防戰即刻打響。



雙方共計一百三十萬餘人,就以長樂城為中心,展開了你來我往的廝殺。



白天黑夜都在攻城,短短一月時間就此過去,雙方皆是死傷慘重。



一個月的時間,足有三十萬將士死於大戰之中。如此的大戰也消耗著雙方的精氣神以及錢糧輜重。



兵力越多,所需要消耗的物資也就越多,這讓雙方都有些承受不了。



趙宋與蠻蒙都是遠道而來,所需用度皆要靠契丹軍支持,如此大的後勤壓力,自然是讓耶律重元苦不堪言。



遼國剛經歷了糧荒,直到現在,還有著很大的糧食危機呢。



這種時刻,還要支撐著數十萬友軍的糧草供應,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守城的蕭孝友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



五十萬大軍,經過一月之戰,死傷十萬人,但還有四十萬大軍,如果在加上幫著運送物資的民夫三十萬,那就是足足七十萬人的口糧。



同樣是有著糧荒的遼國支撐起來一樣十分的不易。



為這一戰,遼道宗早就已經打開了遼國的國庫,但眼看著繼續下去,也要支撐不住了。



為此,遼道宗聽了臣子的建議,開始拿錢向東面的龍帝國開始購糧。



哪怕就是高價糧,可為了這一事關遼國生死之戰的戰爭,耶律洪基也是不得不捏著鼻子認了下來。



打仗就是打錢,在這一場戰役之中被表現的淋漓盡致,接下來就看哪一方先承受不了。



......



中京大定府。



成車的糧草正由這裡開始集中,跟著夠百車之後,便向著長樂城方向運輸而去。



此事是以中書舍人範希增為主,張儉為輔。



張儉被找到之後,被帶到了大定府,並被安排到範希增的身邊做事。



對此,張儉自然是心有不滿。



他心中一直就認定,耶律重元是逆賊,是不可能成事的。



而就算是他運氣好,打敗了耶律洪基又能如何?



那個時候實力大損的他們,又豈會是龍軍的對手?



一想起龍軍,張儉頓時就生出了一種無力之感。



龍軍的強大,超乎所有人的想像,想要對付他們,在張儉看來,唯有所有人都聯合起來,或許可以一較高下。



可恨這些個傻子,自詡為聰明之人,相互間打生打死的,卻根本就沒有考慮過,一旦龍軍打了過來,他們要拿什麼去抵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