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邊城 作品

第七百一十九章 天下歸漢



            蘇石分明就是先斬後奏,這也是蘇石在履行之前的諾言,那就是在他治下,儘可能爭取男女平等,讓趙菲兒為洪原知縣就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想當初,蘇石第一次提出這個想法的時候,富弼是全力反對的。

女子無才便是德。

這可是千年的古訓。

不少帝王更有女子不得干政之言說出,對女子的輕視之意昭然若揭。

蘇石竟然讓男女搞什麼平等,且還要讓女子為官,富弼這個大男子主義的人是斷斷不會應允。

卻不成想,不過就是自己提前一步來到了鹹州城,這就給蘇石以機會,竟然這麼快就任命了趙菲兒為洪原知縣,這倒是打了富弼一個措手不及,也讓他頗是有些啞口無言。

木以成舟,富弼知曉,他已經無力改變這個局勢了。

心中嘆口氣,富弼再次向名單上看去,上面寫明瞭蘇石手中的盤四城的主要領導者。

蘇石治理地方,採取的是三體治理法。

所謂三體,指的是城中大小事情由三人負責處理。

以縣為例,一縣之尊為知縣,輔助者分別稱為縣農和縣尉。

知縣負責全盤,包括賦稅、教育、商業、政策的下達上傳、一縣官員的推薦、考核與任命。

縣農負重農會,包括一縣的農業、修路、建房、開發等事項。

縣尉負責一縣的安全,包括徵兵、警衛、治安、刑罰、審案、牢獄等事項。

總之就是三人一體治理一縣,各有分工不同,如此可以減少官員的數量,使事情落到個人頭上,誰出了問題,誰就來負責等等。

縣之上為州,州也是三體治理法。分為知州、州農和州尉。

再向上則為府,分為知府、府農和府尉。

省則為布政使、省農、省尉。

名單上所寫的就是蘇石現今治下一府三縣的官員任命。

北青城知縣陳望、縣農周宣、縣尉翁青。

端川城知縣左會、縣農任徵、縣尉餘力春。

洪原城知縣趙菲兒、縣農孟恆、縣尉鍾宇。

鹹州城知府富弼、府農田福、府尉靳明利。

四地縣尉與州尉全是身上有傷,且年紀超過了三十五歲的龍軍退役軍人。

這四人有著豐富的作戰經驗,都上過戰場殺過人,讓他們在退役之後成為了縣尉和州尉倒也算是人盡其職。

除四人之外,北青城的縣農周宣是漢人,是房九貴掠來的讀書人之一。此人能力還是不錯的,富弼曾接觸過,算是認可。

還有端川城的知縣左會、洪原城的縣農孟恆、以及鹹州城的州農田福,都是那被掠來的漢籍讀書人。他們也是最早一批認可蘇石的書生們,現在給他們一個表現的機會,也是理所當然。

除他們外,就是北青城的知縣陳望,端川城的縣農任徵。這兩位都是高麗本土人。

兩位也都是在龍天王大軍到來之後,表現得極為積極之人,且擁有不俗的組織能力。兩人同時也通過文化考核,且立過功勞,由良籍加入到了漢籍之人。

可以說,他們早已經歸心於漢,用起來也就可以放心。且有了這兩人做榜樣,將會大大的激起本土高麗百姓的進取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