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邊城 作品

第五百二十三章 得意的文彥博



            文彥博初來西地,主要找的就是陳執中。

對方雖為樞密使,長期領兵在外,可骨子裡是文臣中的一員,兩人間會有更多的共同語言。

陳執中為首,文彥博與鴻臚寺卿蔣谷於左下首,折繼閔與狄青於右下首而座。

折繼閔,字廣孝。身材長大,熟讀兵書,多謀善斷。

為此時西軍中的第一大將。

狄青,字漢臣,年少入伍,因面有刺字,善於騎射,人稱「面涅將軍」。

為此時西軍中年輕一代中的代表人物。

只是此時的狄青還沒有完成夜襲崑崙關,平定儂智高之亂的壯舉,名頭也沒有那麼大。

只因狄青很受折繼閔的看重,當成接班人培養,這才有幸能夠坐在席間。

「哈哈哈,這一次諸事順利,還要感謝陳相公的相助。」文彥博高興舉杯,臉帶笑意看向著陳執中。

就在今天,西夏那邊終於給了答覆,鑑於大宋真誠的態度,他們願意與其簽訂互不侵犯協議。

其實,像是這樣的協議,幾年就會一簽,用不了多久雙方還會動手一戰。

很多時候,對於強者而言,協議就是用來撕毀的。

可一般情況下,協議剛簽訂,怎麼樣也會有一個平和之期。

文彥博他們爭取的就是這段平和之期,只要給他們一段時間,西軍就可以出援北地,解忻城之圍。

只要把王德用和王信給解救了出來,北境的局勢就可能會慢慢逆轉,如此一來,汴梁城的危險就沒有那麼大,有些事情就可以徐徐圖之。

而如果可以達到這個結果的話,文彥博也算是居功至偉,這一趟西境之行便算是圓滿結束。

他也等於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妥協和談還是能夠解決戰爭危機。

待回到朝堂之上,以後也有得他吹了。

文彥博是心情大好,席間氣氛也是十分的熱烈。

待酒過三巡之後,他便開口問起了增援北軍之事。

陳執中放下了手中的竹筷,面露微笑而道:「這件事情老夫已經有所安排,漢臣將帶十萬西軍即刻往北,以解忻城之圍。」

漢臣指的就是狄青,這一刻這位三十多歲的男子是面色潮紅,心情激動。

狄青似乎就是為戰爭而生的,從第一次上戰場,便不知何為怕字。多年來,即便是現在成為了領兵將軍,可每戰依然還是身先士卒,很得將士們的愛戴。

這一回,更是被委以重任,得已獨領一軍,這可是他一直以來的夢想。

「十萬?是不是太少了一點。」文彥搏此刻卻是臉露不滿之意。

這一次可是自己出馬與西夏達成了停戰協議,西軍就應該馬上派出主力出戰,以雷霆之勢解決了忻城之圍才對。

而不是隻派十萬兵馬。

之前黃高義就帶著十萬援軍去往了忻城,根本沒起什麼作用,反而還搭上了一半的兵力。

西軍的十萬兵馬就足夠了嗎?

萬一要是不行,這不成了添油戰術。

如果還解決不了忻城之事,自己的努力豈不是要白費了?

「十萬不少了。」陳執中根本不看這一會文彥博那有些難看的臉色,而是繼續說道:「我們西軍個個是精銳老兵,十萬人能打出十五萬人的戰力來。再說,我們西軍一共就四十萬人,需要守著這麼大一塊地方,現在雖說西夏同意停戰,但如果我們派出援軍太多的話,誰知道他們會不會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