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喜神 作品

第772章 同道中人


                 澹臺鶴情在江南多地有著深厚的人脈關係,各地布商為澹臺鶴情賣力奔走。

  越來越多的布商參與,澹臺鶴情變得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當然布商隔行如隔山,在很多方面他們都很吃虧,但有一點優勢是糧商比不上的——那就是布商大多都很有錢。

  布商有錢,用銀子砸,無論是糧谷收購價格,還是人員僱傭費用上,他們都用銀子狠狠的砸。

  這讓糧商有苦說不出來,卻也只能硬著頭皮上。

  爭購糧食變得越來越激烈,演變成一場布商與糧商的隔行之戰。

  蘇州城這邊,陸濤從頭到尾都沒有關閉城門,將從外縣湧來的百姓拒之城門,大有來多少包納多少的架勢。

  正常情況,陸濤這般姿態,民心早就安定下來了。

  只是此事有朱閥在背後推波助瀾,風波不止。

  朱家書房,朱東來問道:「朱權,為什麼陸濤還撐的下去。」

  朱東來原本以為陸濤今天會被逼無奈關閉城門,接下來他便可以動用一切手段,扳倒陸閥的名聲。

  朱權應道:「原本陸濤今天已經撐不下去了,不過陸濤動用了軍糧的配額。」

  朱東來聞言不怒反喜,哈哈大笑:「陸濤這是越陷越深啊,難道不知道這樣做爛攤子越來越多。」

  朱權不知道如何回答,大人物都很有魄力,敢為常人所不敢為,也有勇氣去承受嚴重的後果。

  陸濤就是一個這樣的人物!

  「老爺,現在該怎麼做?」

  朱東來淡淡道:「不必著急,讓魚把魚餌咬的深一點,無法擺脫。」

  他已經想到接下來對付陸濤的法子,那就是動搖軍心。

  第一批糧谷運回蘇州,浩浩蕩蕩上千人的車隊,數百輛的牛車馬車,場面十分浩大,一點要不亞於運送糧草的糧軍。

  按照一輛馬車能夠運送十石到十五石計,這批糧谷在一萬石以上。

  霍端的能力果然驚人,這才是第一批,在接下來關鍵的幾天,這樣的情況將持續不斷,讓人難以相信霍端只是一個商人。

  這大概是就是連新羅王和高麗王也對他如此重視的原因。

  這支車隊在離蘇州城門還有三里地的時候,卻被折衝府屯騎營的軍隊攔了下來,親自帶隊的是折衝都尉朱少直。

  朱少直以為搜查為名將車隊糧谷扣押下來。

  車隊領頭的人沒少與地方軍隊打交道,軍隊不會無緣無故將他們攔下,跟軍隊講道理也是行不通的,立即派人前去通報霍端。

  只要上面打點好了,軍隊自然會放行。

  霍端穩坐蘇州,收到消息,並不慌張。

  最近蘇州發生的一些列事情,他都看在眼前。

  普通人看不清楚箇中底細,而對於消息靈通的霍端來說,他不會看不出陸閥與朱閥在鬥。

  連只有戰時才會啟用的折衝府都動用了,如此大的場面,可不是小打小鬧。

  顯然陸閥與朱閥撕破臉皮了,這也著實在霍端的意料之外。

  競標一個江南東道糧食總商牽扯如此之多,而陸閥能態度如此堅決的站隊,就跟一個重要人物有關。

  這個人就是即將上任的淮南道節度使謝傅,謝傅明顯得到陸閥支持。

  加上前兩日,顧閥出動虎衛護送澹臺府運銀車馬,吳中四閥已經有兩家人站在謝傅這一邊。

  現在就只有一個張閥沒有表態,如果張閥也站在謝傅這一邊,那麼朱閥就只有負隅頑抗一途,最終退出歷史舞臺。

  但是如果張閥站在朱閥這一邊,加上一個地宗,只怕蘇州這安定繁榮之地()

  ,要被攪的翻天覆地。

  歷史演變輪換的規律,不是更創輝煌,就是低入谷底。

  朱閥朱東來的底氣到底在哪裡,霍端想來想去就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朱閥與張閥已經暗中達成同盟。

  屬下見霍端久久沒有吩咐,出聲問道:「老爺,現在怎麼辦?」

  霍端一笑:「雁過拔毛,還能怎麼辦。」

  「要不請陸大人幫忙?」

  霍端笑道:「陸大人現在焦頭爛額,府軍和衙役也不敢閒著,怎麼幫忙。」

  在霍端看來,陸濤現在不敢輕易將自己的人調離崗位,一旦調離,蘇州城內隨時會在某些不軌居心人員的慫恿下發生暴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