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白杜五郎 作品

第317章 隱患


                 宣陽坊,薛宅。

  因薛白前往宮中赴宴,青嵐便邀念奴過來教她唱歌,她一直對薛白嫌棄她的歌舞而耿耿於懷,有心要學成之後嚇他一跳。

  顏嫣則懶得學這些,自稱身體不好,遂只坐在榻上,裹著毯子,吃著零嘴,聽念奴唱歌。

  每首歌唱完,她們便喝些果露,聊聊天,倒像是也辦了一場小小的宴席,卻比宮中御宴的氣氛還要好些。

  “念奴你唱得這般好,怎麼不入梨園,當聖人弟子?”顏嫣不由奇怪道,“聽說當時給你扮紅娘的樂師,如今已封為美人了。”

  “奴家不求富貴,更想過得簡單些。”

  顏嫣抿了一口果露,說話也不拘束,道:“就是可惜你這副好嗓子,沒給王侯將相們唱,今夜只我們幾人聽到。”

  念奴忙道:“奴家更願給娘子唱歌哩。”

  她這一句話,永兒馬上警惕起來。顏嫣卻很高興,忙拉念奴的手,要她今夜留下來說話。

  “夫君交代過,他不知何時回來,便是回來他也是在客房睡,我們女兒家抵足而談,怎麼樣?”

  “好,好啊。”念奴嬌滴滴地應了。

  她們聊了一會新的戲曲,待到亥時,人定時分,顏嫣打了個哈欠,準備睡了。

  念奴不由疑惑道:“娘子,不給薛郎掌燈嗎?”

  “他自己會提燈籠,不理他。”

  顏嫣嘟囔著應了一句,不一會兒便呼吸均勻起來。

  反而是念奴,心裡擔心萬一薛白回來不方便,一會想到長安宵禁他大概是不會在半夜回來;一會想到聖人御宴,總是許他宵禁行走的。

  但睡到天明,果然如顏嫣所言,薛白就沒回主屋,聽青嵐說是半夜歸家了,怕打攪到顏嫣睡覺,就在外院的客房歇了,此時還未醒。

  長安城多是圍著夫婿轉的妻子,如顏嫣這般,念奴倒也少見。至少據她所知,薛白每次要來之時,虢國夫人都是一直心心念念地等著。

  念奴不敢再留下,當即告辭。

  顏嫣則是過了一會兒方才起身梳洗,過程中便聽永兒絮絮叨叨。

  “娘子也太不把郎君當回事了吧?夜裡也不給郎君留燈……”

  “我若要等他,他反而要記掛,有甚好的。”

  “娘子卻是否看出來,念奴是否虢國夫人派來打探薛宅的?”

  顏嫣笑了笑,竟是反問了一句,道:“伱不覺得很有意思嗎?豈不就像是夫君說的那些故事裡的細作?”

  永兒並不覺得有意思,只覺自家娘子有些太沒心沒肺了,只顧著自己開心,倒像是沒那麼在意郎君。這“在意”是男女之間的那種在意。

  想必是因年歲還小,不明男女之情吧……永兒這般想著,拿顏嫣也是有些無可奈何。

  下一刻,青嵐趕進來,以有些歡喜的語氣稟了一句。

  “娘子,杜二孃來了,給你送了許多綢緞。”

  “我去堂上見她。”

  “二孃與郎君先說些鋪面上的事務。”

  顏嫣此時才有些在意起來,小聲地嘟囔自語道:“阿兄只與杜二孃說話是刻意避著我。”cdn.y13398281206.com/apk/aidufree.apk  愛讀免費小說app更新最快,無廣告,陳年老書蟲客服幫您找想看的書!

  “娘子說什麼?”

  “請杜二孃一起用早膳吧。”顏嫣展露笑顏。

  ~~

  薛白睜開眼,見杜妗正坐在榻邊,這場面似曾相識,他遂笑道:“還以為回到了杜宅。”

  “醉了?”

  “曲終酣興晚,須有醉歸人。”

  “聽阿爺說,昨夜御宴上又出了事。”

  “是啊,我總招麻煩,李隆基該嫌棄我了。”薛白道,“但就是把這無數的小麻煩一個個解決了,往後才不至於釀成大麻煩。”

  “誰找你麻煩?”

  “吳懷實。”

  薛白先是將事情經過大概說了,最後道:“姚思藝仗著皇帝恩寵而貪贓枉法、囂張跋扈,這個倒是不可怕,反而是吳懷實,表面上和藹親近,背地裡捅刀子卻是毫不留情。”

  “姚思藝到最後也沒招出吳懷實?”

  “沒招。”薛白道,“可見比起落罪,姚思藝更害怕得罪吳懷實。”

  “放著這樣一個敵手在宮中很危險。”杜妗道,“他幾句耳旁風,便可能壞了你的性命,須得想個法子除掉他。”

  薛白笑道:“有二孃為我撐腰,他死定了。”

  杜妗拍了他一下,道:“沒與你耍笑,我真打算弄死他。”

  薛白握住她的手,順勢拉她入懷,道:“知道,經過昨日那一遭,哥奴也打算罷了張垍。”

  “你與李騰空、李月菟真是清白的?”

  “是啊,你看我自重到連政敵都無可攻訐。”薛白難得開了個玩笑。

  “哼,這便是你的自重?”杜妗挪開身子,嗔道:“別鬧,你休養兩日,我算著時日……到時還得你多辛苦幾日。”

  “好。”

  說到這裡,杜妗神色凝重了起來。

  她猜測杜媗許是不孕,至於她,當年為太子良娣時,東宮已有了長子李俶,李亨又知她有心機,故意與她疏遠,因此她一直不以為自己難以生養。

  但自從在偃師縣決定想與薛白要個孩子,折騰了這麼久卻是毫無動靜,再加上薛白已娶了顏嫣,她不免有些憂慮。

  偏此事是強求不來的,她很快收回心神,問道:“你見了博平郡主?”

  “見了。”

  提到此事,兩人不由地壓低了些聲音。

  “出了姚思藝這等意外,沒被發現吧?”杜妗問道。

  “李隆基應該知道李月菟去見韋氏一事,只是暫時還沒想過我是為了見博平郡主……但,往後可能會想到。”

  “冒了這麼大風險,值嗎?”

  “值,據博平郡主的說法,她親眼看到那些禁衛打死了李倩。”

  “此事,還有哪些人在場?”杜妗問道。

  要冒充皇孫,他們最好找到願意為他們作偽證的知情人。此事讓杜妗很興奮,暫時忘了她的煩心事。

  “她不記得那些禁衛軍將領的名字,卻提及了一個關鍵人物。”薛白道:“汝陽王,李璡。”

  “讓皇帝之子?”杜妗問道:“為何是他?”

  這所謂的“讓皇帝”李憲,原名李成器,是李隆基的長兄。唐睿宗登基之後,李憲拒絕成為皇太子,讓位於平王李隆基,這才有了後來的開元之治。

  李憲與李隆基一直兄弟情深,開元二十九年,李憲去世。至此,李隆基失去了所有的兄弟,改元“天寶”也是有這方面的原因。

  “壽王李琩,出生不久,李隆基便將他過繼給了李憲。”

  “此事我有所耳聞。”杜妗道,“據說,並非是聖人不喜歡這個兒子,而是太寵愛武惠妃了。武惠妃曾有三個孩子夭折於襁褓之中,故李琩出生後,聖人以為皇宮不宜養育他,遂過繼給李憲。直到他長大成人,身體康健,聖人才接他回到宮中封‘壽王’,意在盼他長壽。”

  “不錯,李琩從小在寧王府,與李憲的兒子們交情深厚。”薛白道,“故而武惠妃一直是把李憲的諸子引為助力。查辦三庶人案時,李璡便是辦案人之一,想必是得了武惠妃的授意,要保李琩成為太子。但,博平郡主問了我一句,‘是汝陽王救了你嗎’。”

  “也就是說,李璡當時雖站在武惠妃那邊,對李瑛的諸子女卻是抱著善念的?”

  “該是如此,更具體的,博平郡主也不知了,還得我們探查。”

  “我派人去打探。”杜妗道。

  “此事不急,做得多了,一旦讓李隆基察覺到,恐怕要聯想到我去掖庭別有目的。”薛白道,“眼下,藉著李林甫的勢,發展我的實力才是關鍵,陸渾山莊造的物件帶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