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白杜五郎 作品

第207章 鋪路


                 滿唐華彩正文卷第207章鋪路皇城,秘書省。

  陳希烈匆匆趕到刊報院,意外地發現新的邸報已經在印了。

  雕版師們已在刻備用的模版,用來同步印刷,工匠們正把剛剛印好的報紙疊好,一片繁忙卻又井井有條的景象。

  言可能有這般快速?

  陳希烈不可置信,連忙上前奪過一份報紙看起來,竟真是一份新的邸報。

  第一則消息,赫然是李瓘之子李解承嗣許王之位;再看第二則消息,李謬圖謀抑兄長之子不得封,坐罪降為郢國公,罷其官職。

  之後,則是刊了已故的“青錢學士”張驁的一篇判文,總之是說父死子繼乃天經地義,不容侄男詐襲。

  “父昭子穆,千齡不易之儀;繼祖承桃,萬代相承之道。若骨肉無爽,鳴鳩之美克昌;血屬不同,螟蛉之子何寄?”

  陳希烈看得眼熟,遂想起來,吏部試時他出的題便是以這判文作答,當時還是他親自給薛白謄寫了一遍。

  再看後面幾則消息,有說農事的,乃從《齊民要術》中摘錄,添了詳細解釋,講了牛羊病了如何醫治、如何用糞種泰地、如何防治蟲害;也有說文事的,再次提醒學子

  可到東院借閱圖書;最後則是諸多歌功頌德之事。

  首發網址

  一式兩份的邸報依舊是滿滿當當,陳希烈怎麼也想不通,薛白是如何在短短一兩天內就製作出這麼完善的雕版。

  更沒想到,他一問,薛白就說了。

  “簡單,只有三四個時聞是現刻的,旁的都是提前準備好的。比如《齊民要術》的雕版就有好幾套。

  “還真是如此,旁的都不是時文。”

  “雕版也是有講究的,如何編排,如何分段,還有一部分版面直接用的活字。這其中學問大了,左相若想知道,我們可找機會慢慢說。”

  陳希烈笑著搖搖手,道:“聖人已有意另設刊報院,我這秘書少監馬上就要管不到了,何況吏部差事還忙。不妨先談談,薛郎若升遷想往何處高就?

  其實他更想談的,是薛白離開之後,想舉薦誰來主理刊報院事務。

  關於刊報院的官職,李林甫已經有了很成熟的想法。打算設置院直一人,官職斯、品;院丞二人,官在六品;主編官四人,從七品下;修撰、檢討等官,從九品下;其餘則是吏員、工匠。

  院直大概只能由聖人欽點,主管審核、監督之事,這點李林甫心裡是有數的,要謀的便是院丞、主編這些真正負責做事的官職,且必須掌控在手中。

  而薛白的配合也至關重要,邸報是由他首創,舉薦的官員能否得到聖人的首肯,薛白的話語權很重;修撰、檢討、吏員、工匠等人,必然要繼續沿用現成的;另外邸報的發散途徑還在薛白手中。

  這些問題談定了才是至關重要的。

  “左相之意呢?”

  “凡入仕初授地方官,以畿縣尉最佳,薛郎可有意太原畿縣?”

  “不急。”薛白道:“我年輕資歷淺,還是在秘書省隨左相多多學習為妥。”

  陳希烈笑道:“你是才華橫溢的狀元,與我這老朽還有何好學的?還是早早升遷為好,以免夜長夢多。

  薛白懶得與他多說,道:“辦完這一期邸報,我還得隨駕華清宮,左相見諒,恕不能奉陪。

  陳希烈還待再言,眼見這豎子轉身要走了,不由大為焦急。

  等薛白隨駕華清宮數月,只怕已與聖人敲定了刊報院的官職人選,到時楊當上可直達聖聽,下可操控輿情,絕不是右相能接受的結果。

  “長安縣尉是真的不行,不合規矩。除此之外,你還對何處有意?老夫分你子啾。”

  此時薛白若信了陳希烈,待這位左相變卦,又要處於被動,因此他依舊不透露,只道:“左相不必為我著急,我再想想。”

  長安城的酒肆茶樓中,依舊有商販正在兜售著民間小報,兜售的目標往往都是那些衣著光鮮的酒客。

  這些一心想結交權貴之人,最是對權貴們的私事感興趣,偏平時千方百計也難以打聽到。

  時興的《天寶時聞》上的內容正流傳開來之際,官府邸報一出,卻是迅速將小道消息推翻了。

  既然聖人能讓李瓘的兒子承爵,足可證明流言蜚語都是假的。

  辦過此事,薛白又去與杜始見了一面。

  “你倒是一點也不徇私。”杜始道:“將我民報上的消息完全壓了下去。”

  “不徇私才不會讓人懷疑那民報也是我們辦的。

  “真沒人懷疑嗎?”

  “也許有。”薛白道:“但若是我想散播謠言,不應該用報紙這種大家都會懷疑我的手段,只要你沒留下痕跡。”

  “放心。”杜始道:“我早就買下了一家刊書坊,雕版用的就是書坊裡的工匠,手藝一般,印了報紙之後,這批人已經全送到揚州去了。”

  “發散的渠道呢?”

  “僱了一群人,將報紙送到幾個酒樓茶肆讓他們幫忙派發,沒避著豐味樓。有過邸報的經驗,他們都很願意。”

  “一份賣十錢?”

  “我們沒收錢,但畢竟不是官府要求免費派送的,酒樓茶肆也要從中牟利。”

  薛白很謹慎,又問道:“送報過去的人呢?

  “僱的,一開始就沒見到我們的人。”杜始道:“我也沒刻意往李謬或陳希烈身上引。任北衙去查吧,查不到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