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白杜五郎 作品

第138章 水調曲


                 勤政務本樓的御宴正熱鬧之際,三個隆鼻碧眼的胡人抱著落敗的西域雄雞離開了興慶宮。

  等在宮門外的幾個范陽士卒迎上前,嘻嘻哈哈地打了招呼。

  “贏了嗎?”

  “沒,都是沒用的廢物雞。”

  “咯咯咯咯!”

  說話間,西域雄雞預感到不好,慘叫起來,但胡人還是利索地擰斷了它們的脖子。

  “走吧,拿回去燉雞吃,大府要到下半夜才出來。”

  “哈哈。”

  他們住的道政坊離興慶宮並不遠,穿過長街就是坊門。

  然而核驗牌符時卻是遇到了麻煩,守坊門的金吾衛不肯讓他們通過。恰好有雞坊小兒過來,指著他們嘲笑起來。

  “雜胡也會鬥雞?廢物。”

  “你說什麼?”

  “我說,你們的雞好軟哦……”

  從這一句話開始,雙方的對罵逐漸激烈起來。

  有鬥雞小兒眼中精光閃爍,手握著一把匕首,盯住了那抱著西域雄雞的胡人。

  ~~

  勤政務本樓,張汀獨自坐在案邊,轉頭看向身後,她的長姐張泗抬起頭與她對視了一眼,點了點頭。

  張汀不動聲色地收回目光,分別又觀察了幾個人。

  李亨還垂手站在那,只留下一個彎著腰的背影,扮演著一個不受聖人喜愛、被奸相打壓的隱忍形象;李泌端正坐在後排,未碰酒菜,那格高意遠的清高姿態,與整個宴席都格格不入。

  張汀已聽李靜忠說了,李泌給了殿下兩個樸實無華的建議。

  她絲毫沒有從這兩個建議中看到所謂“神童”的智慧,說什麼上善若水,其實是稀鬆平常。

  今夜,她要讓殿下看看誰才是東宮智囊。

  目光再一轉,落在了薛白身上。

  他正從座位上離開,走到殿中,站在安祿山旁邊,兩人一俊一醜,倒也相映成趣。

  張汀不由在想,薛白果然是大膽,分明許多人都知道他是薛鏽之子,北衙只要一查就知。他竟還不隱姓埋名,反而到處出風頭。

  “薛白,還成國子監榜首了。”李隆基的語氣中帶著些取笑之意,“楊三姨所言之人,可是你啊?”

  薛白道:“聖人英明,一猜就中。”

  “為何想認三姨為姐啊?”

  “我與虢國夫人有些合夥的產業,平時往來,多有流言蜚語,不如認個親,以示清白。”

  李娘聽著薛白這些話,當即冷笑。

  旁人能被這些鬼話騙了,她卻知他完全是個不要臉的,今日與楊三姨結為姐弟,往後兩人交情起來只怕更刺激。

  “該怎麼揭穿了他們才好。”李娘低聲向楊洄耳語道。

  楊洄想到了自己在佈政坊中的外室,應道:“不要多管這種無聊的閒事為好。”

  “他又要自己在聖人面前表現,本該讓他扶持我胞弟的。”

  “無妨,讓他現眼,總有栽跟頭的時候。”

  ……

  李隆基打量了薛白與安祿山一眼,雖偏心胡兒,但天子的氣度還是有的。

  “說吧,伱們想如何比試?”

  薛白略作沉吟,道:“安大帥跳了舞,我便唱個歌吧,只比誰更讓貴妃滿意。”

  楊玉環忍不住又笑了出來,莞爾道:“這比試好,既想與我認親,當是由我滿意。”

  李隆基放聲嘲笑道:“薛唱歌啊薛唱歌,你這大白嗓,怕是想與胡兒比誰更可笑。”

  聖人又風趣了,滿殿眾人連忙跟著大笑。

  安祿山原本還想說話,此時也只好捧著大肚子傻樂。

  眾人笑過,李隆基揮揮手,道:“唱吧。”

  “遵旨。”

  薛白長揖一禮,朗聲道:“我自幼飄零,舉目無親。幸得聖人眷顧,上元、中秋兩次御宴,使我不再孤活於世。值此中秋良辰,以此懷親之作,略報君恩之萬一。”

  一番話,李隆基滿意地點了點頭,包括他身後的高力士、楊玉環亦覺沒有白白照拂他。

  薛白走到殿中,與李龜年低聲交談了幾句。

  “先生可否幫忙彈水調曲?”

  “好。”

  不一會兒,悠揚的琴音響起。

  薛白卻並未馬上開始唱,而是環顧了殿中這些國戚高官們一眼,緩緩說了一句。

  “丁亥中秋,勤政樓御宴,感懷身世,作此篇,兼寄故人。”

  此時此刻,還沒人理解他說這句話的意思,眾人只當作是一句普通的序言。

  但有一種可能,也許這個序言會隨著他接下來唱的這首詞傳遍大江南北,直到有朝一日,有人猛然驚覺並聯想出其中隱藏的秘密。

  為何一個來路不明的少年要在勤政樓御宴上感懷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