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白杜五郎 作品

第112章 踏青


                 當今聖人為方便去曲江遊玩,沿著長安城東城牆修了一條夾道。

  夾道牆與外郭城牆等高,把御道與外界隔絕,北起大明宮、途經興慶宮、南至芙蓉園。

  薛白等人沒資格見識這御道,得從昇平坊繞過啟夏門,再拐向曲江。

  車馬緩緩,女眷們在後方。

  杜五郎不知跑到了何處,獨留薛白與杜有鄰並轡而行,一路聽他說些關於權術的幼稚言論。

  “王鉷以御史中丞兼戶部郎中,裴公則以御史大夫兼戶部尚書,皆壓他一頭。老夫本為五品贊善,眼下復官為六品員外郎,想必裴公之意,待除掉王鉷,讓我升五品郎中,重披紅袍……”

  遠處蟬鳴不止,有些聒噪。

  薛白心中微微嘆氣,轉頭看了杜有鄰一眼,見他風度翩翩,神情親切,總之人品可信賴、處事不迂腐。

  眼下他畢竟是薛白核心朋黨中,家世、資歷、前途最高的一個,彼此之間利益綁定的程度也遠不是顏真卿、楊銛可比擬的。

  換言之,楊銛只是楊黨的渠魁,杜有鄰才是他薛黨如今的面門,是該多費些氣力扶持,多費些耐心培養。

  “在小侄看來,品階是最不必在意的,聖人要賜紅袍、金魚符只需一句話,權職才重要。”

  “不錯。”

  杜有鄰連連頷首,心知薛打牌能得聖眷,眼界必定不同,因此聽得很服氣。

  薛白道:“爭權奪勢,其實是做好了本職差遣之後,請權力賦予者選擇賦權於誰。那麼伯父任戶部,該做分內事。”

  “老夫難道輔佐王鉷不成?”

  “當然,所謂‘員外郎’,定員外增置之,為郎官之佐。伯父職責所在正是輔佐王鉷。官場上進,首先該做好本職差遣,比如,天下人雖罵哥奴,實則他從不耽誤聖人吩咐……”

  杜有鄰聽得受教,不由再看了薛白幾眼,卻是嘆了口氣。

  他過去清貴度日,等著女婿讓杜家騰達,結果兩個女兒不成器,已完全指望不了。求人不如求己,還得自己爭取。

  從虛職到實權,要學的很多,若無薛白幫襯,心裡總覺發虛。

  可彼此關係該如何拉得近?原本收義子是個好主意,可惜被破脾氣的女兒壞了事,一轉眼薛白聲名不俗,已錯過了時機。

  “唉。”

  杜有鄰心中嘆息,轉頭間恰見到一幕,忽有了想法。

  卻見杜五郎策馬在盧豐孃的馬車邊隔著車簾說話,正將一枝野花遞進去,而探出手來接的,是薛三娘……

  ~~

  曲江池風光秀美,東岸是皇家芙蓉園,尋常人家則在西岸遊玩。

  四月天朗氣清,水邊的柳樹被風一吹,柳絮飄如雪。

  一行人下了馬車,盧豐娘與柳湘君坐下,看著幾個小的孩子追逐,繼續小聲嘀咕著方才的話題,卻見杜有鄰向她招了招手。

  “郎君何事?”

  “你覺得,讓五郎娶薛家三娘如何?”

  即使到了眼下這情形,杜有鄰首先考慮的依舊是門第,沉吟著緩緩道:“河東薛氏、平陽郡公之曾孫女,門第是不差。”

  盧豐娘愣了一下,道:“郎君糊塗了,薛三娘是有婚約的,妾身說過。”

  “依律,男方悔婚聘禮不退。讓薛家退一步,將聘禮還了,了結此事便是。”

  “柳氏方才正聊此事呢,原本對方指薛家騙婚,非要賠聘禮;如今她想還了聘禮,對方卻死活不肯退婚了。”

  杜有鄰皺了皺眉,依律,女方悔婚要杖六十,且繼續履行婚約,這是他也沒辦法的。

  此事,即使他或薛白出面都不行,恐怕還得把薛靈找回來辦。

  但想到要把薛靈找回來,聯姻的心思忽然又淡了。

  杜有鄰再看向杜五郎,只見兒子與薛十一郎正在池邊玩水,傻頭傻腦的模樣。

  他不由在想,難道是自己猜錯了?

  怎可能旁人都沒察覺,反而被自己這個一點不管家務的察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