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大帝:朱標 作品

第246章 勾欄聽曲


                 熙熙攘攘的應天大街。

  朱元璋和朱標父子二人並排而行,慢慢悠悠的欣賞著長街之景,朱標的心情好了很多,每當看見大明百姓那滿是笑容的臉龐之時,他的心裡就莫名的放鬆,感覺他自己一切的努力都沒有白費。

  朱元璋也是如此,父子二人去了一趟鹽業衙門,看了看朱標當年還是太子的時候,立下的衙門,如今的鹽價依然穩定,百姓們也不排隊買鹽。

  因為所有的百姓都知道,大明的鹽價雷打不動,從來就沒有波動起伏的時候。

  父子二人的臉上笑容更盛,不知不覺的就來到了天橋。

  這天橋還是一如既往的繁華,兩大工業城中間有一條人造河,河上有一座石橋,朱標當年親自賜名為天橋,這天橋兩岸熙熙攘攘全是買賣人家,還有無數的茶館酒館,打把勢賣藝,青樓暗門子,什麼樣的娛樂方式都有。

  其實這天橋的繁華,就靠兩大工業城裡面的工匠,如今工匠已經達到了數百萬,兩大工業城龐大無比,這工業城裡面,有家室的只是一小部分而已,大部分都是光棍。

  每天拿那麼多銀子,自然是要花的。

  所以這天橋就一直繁華到今天。

  父子二人帶著一群老頭,那群老頭想包了一座繁華的茶館,卻被朱元璋攔住了,朱元璋不喜歡這樣的排場,與民同樂,才是他老人家最喜歡的。

  而且反正他們人多,他們買完了座以後,這茶樓基本上也就滿了。

  一群老頭眼力自然是有的,張羅著去弄好酒好菜,那茶樓掌櫃的自然也是懂事,還送了好幾個涼菜乾果。

  不一會兒的功夫,這茶樓弄的就好像酒樓一樣,酒肉的香氣,菜餚的香味,弄得大街上的人都往裡面看,看看這是怎麼了?

  看到一群老者之後,大傢伙也都見怪不怪了,這大明對老兵的體恤簡直就是沒話可說,豐厚的不像樣子。

  朱標手裡有錢,自然不會讓這些跟著自己和自己老爹打天下的老人家受苦,每個月都有銀錢,送酒送肉,送布送棉,那些走不動道的老人家,日子過的那叫一個舒坦。

  家中的子弟也大多數都是軍戶,看著自家老爺子如此受朝廷禮遇,打起仗來那也是勇猛無比,這就是朝廷和土匪的區別,朝廷可以作為後盾,不怕你受傷,也不怕你死,死了傷了,肯定能得到你應該得到的東西,而且還被一群人稱之為英雄!愛讀免費小說app無廣告、更新最快。為了避免轉馬丟失內容下載:cdn.y13398281206.com/apk/aidufree.apk敬請您來體驗無廣告閱讀app愛讀免費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