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大帝:朱標 作品

第24章 腐儒誤國


                 宋濂這話有點重了,但是朱標的面子又不能不給,也只好放過朱棣。

  其實朱標心裡是理解他的。

  這個時候的讀書人都經歷過元朝的黑暗,在皇明建立之初,都是以天下為己任的,出身儒學世家,胸中自然有一股浩然正氣,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才是他們的終極目標。

  而且蒙元對漢族文化也是極其的打壓和漠視,朱元璋重新奪回天下,恢復漢家衣冠,讓漢人可以有名字,讓孩童知道什麼是唐詩宋詞,這對天下讀書人的恩惠簡直形同再造!

  和明末那些個東林黨是完全不一樣的,表面上天天滿嘴仁義道德,其實背地裡盡是男盜女娼!天天把君臣大義掛在嘴邊上,通古斯人打進來,剃豬尾巴卻一個比一個快!

  宋濂,方孝儒這樣的讀書人,都是一些嚴於律己的士大夫,對於皇權更多的是尊重和忠誠,而不是懼怕,就像朱棣要殺盡方孝儒十族一樣,在他們心中道理遠遠比命要重要的多。

  華夏也正是因為有這些士大夫,才能一次又一次的從絕境當中重新爬起,五胡亂華漢人幾乎被殺絕,也沒有打斷華夏的脊樑!

  滿夷入關三百多年的奴化教育,也沒有攔得住那一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倭寇來勢洶洶,佔據了大半個中國,最後也能反敗為勝。

  沒有信念的軍隊和沒有信念的民族,都是一盤散沙,哪怕武器再好,哪怕國家再富裕,也是紙老虎,一觸即潰,根本沒有任何翻盤的可能。

  朱標幫朱棣脫了險,宋濂的注意力自然就在朱標的身上了。

  “燕王殿下雖然已經知道錯了,可是老臣的問題卻無人回答,不知太子殿下能否為老臣解惑呢??”

  哎……

  這老頭真是耿直的可愛,朱標搖了搖頭,開始慢慢說道:

  “春秋時期的諸侯國名義上還是大周的統轄之下,沒有人會撕破臉皮,那時候的打仗更像是一場比賽,因為人口數量少,打仗主要是以輸贏為主,而不是有效殺傷敵人的有生力量!

  在春秋末期和戰國初期的時候,又是說客橫行,連橫合縱,一天一個樣兒,誰也不好把事情做絕,萬一下次又要聯合了,那可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