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諸侯時代 作品

第二百九十章:到處都是豺狼虎豹

  “說起來,我已經在師尊門下當了五十年的弟子,可是這麼多年了,我卻從沒有前往過東海學宮,也沒有正式的拜訪過師尊,這樣很不好。”

  “過去的時候,總想著減少和師父的聯繫,減少和東海學宮的聯繫,可是如今看來,還是我想岔了,這不是減少聯繫就行的。如今鹽城的發展,也到了一個瓶頸,鹽城的實力,也早已更進一步,是時候前往學宮,吸收師父他老人家這萬年來辛苦培養的成果了。”

  墨聖一萬年前前往東海,斬殺惡龍,擊敗龍君,又建立學宮,至今已經萬年時光了。

  在東海學宮,有著數目極多的羽士,即使是先天真人,也超過雙手之數。

  這麼大一個家產,雖然墨聖還活著,但是姜華已經默默的把東海學宮當成鹽城的了。是時候以少主人的身份和東海學宮的師兄弟們見一見了,反正他們投別人也是投,投姜華也是投。

  最重要的是,如今鹽城的實力已經足夠了,不至於吸收東海學宮的人手之後被反客為主。

  姜華估摸著,徹底吸收了東海學宮之後,鹽城的實力就能順便飆升到大諸侯的地步。

  即使加上大諸侯的種種底蘊,也頂多就和那時的鹽城相當。

  當今天下,實力最強的也就是晉國和楚國。其次是齊國、秦國。接著是吳國、宋國、魯國,然後是鄭國、衛國、越國……

  如今的鹽城,大概也就吳國和越國之間。比越國強一些,比吳國弱一些。

  等到消化了東海學宮,可能就會瞬間飆升到齊國、秦國的地步。

  不過,一切都是動態發展的,如今這天下一日三變。鹽城在進步,諸侯們也沒有停下進步的腳步。就姜華所知,田氏馬上就要代齊了。

  等到田氏代齊之後,齊國的實力肯定也能飆升。

  等到韓趙魏三氏和智氏決戰之後,如果晉國沒分裂,那麼勝利者掌控的晉國,實力肯定也要飆升。

  如果吳國擊敗了楚國,那吳國的實力肯定也要飆升。

  這麼一看,天下諸侯還是挺卷的。但凡有點兒上進心的諸侯,如今都在想著如何吃掉對方,增強自己。

  就像姜華想著如何吃掉東海學宮一樣,只不過姜華是墨聖的親傳弟子,所以姜華吃掉東海學宮可能會溫柔一些,但該吃還是要吃。

  只有吃掉並消化東海學宮,鹽城才能迅速的跟上大家夥兒。到了那時,鹽城才算是真正的有了獨立於天下諸侯的資本。

  就在姜華思考如何完整的吃掉東海學宮,吸收東海學宮的力量為己所用的時候,晉國也發生了些許變化。

  當今的趙氏之主是趙鞅,他是晉國的上一任執政。

  他和當年的三聖是一代人,趙鞅執政那會兒,晉國處於上升期,趙鞅本人也很好的維持了天下秩序,也因此獲得了部分天命青睞,順利突破。

  不過,趙鞅年輕的時候,大戰過諸多強敵,留下了不少暗傷,只執政了兩萬多年就因為身體不適而退了下來。

  最近三千年,晉國的執政都是智瑤。

  智瑤這三千年來,從沒有公開打壓韓趙魏三氏,反而還一直努力振奮著晉國,讓晉國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然而明眼人都知道,這是因為趙鞅還活著呢。

  沒人知道,三千年前就主動退休的趙鞅,這會兒到底是真的快死了還是裝作快死了。

  按理說,趙鞅如果實力還在巔峰之時,肯定會繼續做晉國的執政,但是他沒有,三千年前的時候就主動退了。

  按理說,三千年前就退休,如今怎麼算都應該快要死了。

  明明後繼無人,可是誰知卻蹦出來了一個趙無恤。

  卿族某一代出了一個厲害人物,然後後繼無人,這種場景挺常見的。

  像齊國的田氏那樣,連續好幾代都是英傑才是少數。

  像秦國那樣,連續六代沒有出昏君,更是極少數極少數的事兒。

  後繼無人,這才是常見的景象。

  可萬萬沒想到,又出了個趙無恤,如今也是初代君主了。

  智瑤也曾想過要不要暗下黑手,可是趙鞅只是老了,還沒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