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諸侯時代 作品

第二百三十三章:你的錢就是我的錢

  這就導致了一個問題,地盤大了,人口卻少了!

  即使這二十五個郡尚在開拓之中,鹽城如今也有足足四十二郡,光是太守就有四十二個。

  原則上講,政務方面歸屬丞相雨管理,但是當太守門對丞相雨某個決定不滿的時候,也就直接給姜華上書,當著姜華的面和丞相雨打官司、吵架、鬧矛盾、發生爭執。

  但這種事情比較少,所以姜華實際上每天處理的政務,不算太多。如今姜華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給新生事物定規矩,比如鹽城債券交易所。

  此刻呂不韋站在姜華身旁,向姜華講述著自己的想法:“主君!”

  這幾年來,呂不韋也早已認主了,而且執掌鹽城債券交易所以來,從未出過絲毫差錯,如今大家都說,呂不韋就是鹽城的財相。

  論年紀,如今的呂不韋和姜華一樣大,論實力,也早就找到了自己的前路,只待積累夠了,就能一飛沖天。

  自從徹底加入鹽城,認姜華為主君之後,呂不韋就書信一封,把老父親也給喊來了。

  呂不韋一家,世代經商,到了呂不韋老父親這一代的時候,已經積攢了不少錢。老父親來到了鹽城之後,稍加考察,就直接回老家出售產業,積累金錢,順便在鹽城購置產業了。

  如今,呂氏一家在鹽城也算是小有名氣的豪商家族。

  “主君,咱們鹽城的錢實在是太多了!”

  “自從錦衣衛開始向各國擴張開始,因為各種原因前往咱們這裡避禍的大貴族,實在是太多了!”

  “咱們鹽城的聲望,本來就很高,再加上李聖的陣法,這就保證了安全。在這個亂世之中,安全就是最稀缺的禮物。”

  “過去的時候,咱們這裡十郡的道人,河對面的十郡貴族,都在交易所發售債券,平均下來一家一年一千億錢還是有的,一年總額就是兩萬億錢,如今三年下來,債權總額高達六萬億。”

  “這些債券,都是不記名的,是最安全的財富。”

  “很多大貴族,看中的不是債券的利息,而是債券本身有大貴族們的信譽做擔保。晉國的韓趙魏三氏,光是名頭就不止一千億錢!”

  “大貴族們,看中的是債券本身不記名,誰拿著債券都能賣掉。在咱們的交易所裡面,債券隨時都能賣掉,雖然有漲有跌,但不至於被黑吃黑。”

  大多數大貴族,都會為子女後代考慮。

  連地主老財都知道,建房子的時候,要在房子地基的某個地方,埋上一罈銀子或者埋上一罈金子、玉器,不為別的,就是為了未來有朝一日子孫後代不成器了,家族落敗了,能挖出這壇銀子好好的過日子,不至於直接餓死。

  而大貴族們為子孫後代考慮的只會更多,狡兔三窟都不足以形容他們。

  這種時候,他們得知了鹽城債券交易所發行的這些債券,在他們看來,這就是又一條後路。

  本著多條後路的想法,很多卿相都派兒子過來購買個一千萬或者幾千萬的不記名債券。不為那麼點兒利息,也不為太平道人承諾的各種條件,就只為了給家族留條後路。

  光是這麼幹的大貴族,就把總量六萬億的債券給包圓了。

  “主君,去年冬天的時候,無論是逆伐相柳,還是後來的星靈壺,亦或者是林二前輩,都讓很多大貴族看好咱們鹽城的前途。”

  “從那時起,就有更多的大貴族,帶著錢財來到了咱們鹽城。”

  “這些大貴族一個比一個有錢,他們買什麼什麼漲價,嚴重擾亂了正常的秩序。”

  “本來他們是想一條街一條街的買鹽城的房子,然後就坐在那裡收租。但是這和咱們鹽城的想法不一樣,所以鹽城的房子就限購了。”

  “這一筆熱錢,未來肯定會越來越多,光靠每年兩萬億的發展債券,根本消化不完,最終大多數熱錢只能再次放在地窖之中,或者藏在某個隱蔽的山洞裡,這就很浪費。如果咱們引導的好,鹽城發展的速度肯定還能更快!”

  聽到這裡,姜華問道:“這麼說,你是早有想法了,說來聽聽!”

  呂不韋刷的一下,拿出了一摞文件:“這些文書都是我從內閣那裡謄抄的。”